5月26日,专访自己由王沐编剧并执导,温柔王子文、壳导尹昉主演的演王电影《温柔壳》正式公映。从2019年获得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创投·千渡创意大奖”,沐每漫到今年年初在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斩获费穆荣誉三项大奖,个人《温柔壳》终于来到了观众面前。专访自己

与大多爱情题材电影不同,温柔《温柔壳》讲述了社会相对小众人群的壳导爱情故事。受原生家庭的演王影响,王子文饰演的沐每漫觉晓与尹昉饰演的戴春同样是精神世界受困者。两人在封闭的个人环境中相识、相爱,专访自己陪伴着彼此度过生活中的温柔困境,治愈深藏内心的壳导伤痛。爱情与守护给予了他们努力生活与爱这个世界的力量,他们在这段爱情中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温柔壳》剧照

在平遥国际电影展展映后与电影正式上映前,《温柔壳》导演王沐分别接受了界面文娱的专访,分享了自己创作的初衷与对影片和角色的理解。

王沐导演表示,选择创作这个题材的故事,既有他自己想拍爱情片的愿望,也源于自身成长环境中遇到过有类似遭遇的人。在创作的过程中,王沐将自身对爱情的理解融入到了角色中,试图展现两个不那么普通的人之间平凡、浪漫的爱情故事。

《温柔壳》在内容表达上没有强调这个人群的特殊性。王沐认为影片的价值是能够让观众将他们真正当作普通人,尊重他们。“我觉得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就是承认他们存在,承认他们可以爱。”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初步构思,到2019年进行大范围采风,并同时开始剧本创作,再到2020年10月份正式开机,《温柔壳》从最初的想法到走到观众面前花了大约五年的时间。在采风的过程中,王沐看到了许多人与场景,这些经历都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王沐坦言这些人物所经历的创伤远比电影所展现出来的更深。

《温柔壳》是王沐的导演处女作,此前他多以编剧的身份参与影视创作,编剧作品包括《少女哪吒》《十日游戏》等,他还凭借《少女哪吒》获得了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编剧的提名。作为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温柔壳》在王沐眼中还存在着不成熟的地方。他希望观众走进影院后,能够因为这部电影更爱自己、更爱别人,更好的去爱这个世界。

界面文娱对话王沐

界面文娱:《温柔壳》的故事关注的是有精神方面困扰的人的爱情故事,题材不常见,情节中也有很激烈的部分,但结尾很暖心,为什么会拍这样一个故事?

王沐:我小的时候在东北长大,好像每一个孩子住的那片区域里面都会有一个有点精神困扰的人,家长都会说你要离他远一点。后来没想到我们家里亲戚出了一个(这样的人)。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她是怎么出现这个状况,好像家里人也不谈。后来我姥姥去世了,我们家里人还对这个亲戚的女儿说,这个消息可不要告诉你妈妈,怕会刺激到她。后来她妈妈还是知道了,但是并没有受那么大的刺激,就是有点哀伤,然后很平静地说,“那以后没有人再能给我打电话了”。

我那个时候才知道她们几乎每天都通电话,但是我姥姥那时说话已经不是很清楚了,那边说话也不是很流畅,所以两个人基本谁也听不见谁,但就一直在大声地喊“你怎么样”……那件事情发生之后,我对剧本做了一个很大的调整。我觉得自己可能渴望一种抚慰,所以最后片子没有走向特别尖锐、冷冽的状态,它相对来说比较温暖。

界面文娱:《温柔壳》这个名字起得非常妙,包括片中角色的名字,像觉晓和戴春,是怎么想到起这样的名字?

王沐:我们绝大多数人在定义或者想象这样的两个人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刻板印象——会觉得他们很疯狂,充满了攻击性,要离他们远一点。但是实际上他们在情感当中是专注的,是全身心的去爱对方的,他们也可以有自己的浪漫,我想把他们这个特质给展现出来,就是“温柔”。“壳”就是希望能给他们一个家,好像是他们自己要浇筑的一个家,这个是他们想要去完成的一个目标。

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就是源自“春眠不觉晓”。“春”就是希望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困境当中,都能遇到自己的春天;那么春天需要一个人来唤醒,所以英文名是Awakening Spring,就是春天的觉醒。

界面文娱:在创作这个题材的初始有考虑过市场和观众的喜好吗?

王沐:我最开始没有太考虑市场和观众的感受,只是随着调查的深入、采风素材的积累,我觉得在影片中想写的这些人、这些角色,得找到一个最大的能产生共存力的方式去写他。随着离他们越来越近,你就不太想隔着很远的距离、用一个审视的态度去讲他们的生活。我不想把他们变成一个“事件”,而想把他们变成一个个更具体的人。

那么,最好的方式肯定是用爱情片去讲他们的故事,以情感来作为整个影片的纽带。影片从开场到中间可能有很长一段的闪回,讲一年前他们怎么相遇、相爱,然后再讲到父亲回来。所以,它不是以一个剧情的节奏来构架的,而是以情感的逻辑去构架。

《温柔壳》剧照

界面文娱:对片中的两位主要人物进行创作时,都有哪些层面的参考?

王沐:我觉得参考有两方面,一方面他们每个人都有在经典戏剧上的形象的种子。戴春这个种子来自于彼得谢弗的剧作《伊库斯》里面的主角艾伦。至于觉晓,我希望能写出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英雄主义式的女性——她并不是要做多么伟大的一个事情,不是要去解决多少人,而是自己能够走出一段苦难,能够坚持过她认为对的生活——所以这个形象是从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里来的。

后来落到具体的时候,有两个朋友,他们是一男一女,正好跟我想要写的困境和家庭成长背景有些相似,他们也是做一个重要的参考,对演员来说是一个更具象的帮助。

界面文娱:在创作的时候,您是怎么通过具体的情节设计或者拍摄手法来让观众更能带入主角的情感的?

王沐:拍摄上用了完全平视的视角,镜头尽可能要离他们近。我会觉得以一个很客观的镜头去看的时候,你还是把他们当成了一个事件,还是在审视他们的生活;而当你离他们更近的时候,就更能够去捕捉和感受他们的情感。

我尽可能在他们的日常生活里面提纯或者捕捉一些比较浪漫的时刻。比如有一段蒙太奇镜头是他们两个在做饭,我感觉这个是很日常,也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只是大家对这样的两个人是陌生的,可能会觉得“他们也会这样吗?”——他们当然会这样。

我也比较喜欢观察,有的时候会被很细节的东西感动。有一次我看到一个送外卖的小哥和他的老婆,炎炎夏日我在等车,他们骑过去,他老婆就把自己的花草帽带到了老公头上,我觉得那个场景就很浪漫。他们只是两张很普通的脸,你也会为他们而感动,为他们的分离和再重逢而唏嘘。

《温柔壳》剧照

界面文娱:即使经历了非常多的事情、非常多的困难,他们俩都没有抛弃彼此,他们之间的感情为什么能如此坚固?

王沐:影片抛开前面的序幕之外,有很长一段故事是在疗养院里面发生的,他们的相遇、相识,你甚至会觉得前面的部分看起来还挺青春、挺明媚的,爱情的味道是很浓重的。那一段时长还是蛮长的,它的强度、烈度跟后半部分完全不一样。为什么前面有那么长的篇幅去拍他们的爱情?你会觉得他们前面那么美好,要坚持下去的话,他们一定都会记得那些美好的时刻的,而且那是他们生命当中从来没有过。我觉得那种美好很宝贵,人人都会想要抓住。

恰恰是因为戴春的出现,以及跟她度过了这么长的一段温柔而心意相通的时光,在觉晓心里,这种珍贵永远不会被抹去,所以才会在每一次的冲击之下都会想起来。而且从影片的结构上看,前半段像是戴春把觉晓从她的困苦当中给拉出来,后半段更像是觉晓牵着戴春把这段路给走完。

界面文娱:在拍摄过程中怎样帮助两位主演融入这个角色?

王沐:在拍摄之前我做的最大的工作就是让他们能够融入拍摄的场景,融入这个氛围。你可以看到这个家,我没有选择特别大的一个房间,也没有在棚里面搭,而是真正找到了一个居住了很长时间的房子,做了一定的改造,我想尽可能让这一切都变得很真实。当他们两个人第一次见到那个场景的时候,就感觉好像一切都是很熟悉的家具。

在处理这两个人物的时候,也有找到身边很好的朋友,他们有类似的困境。我让他们每个人都读了一遍剧本,然后把声音录下来,也许他们读到一半觉得很难受会哭,那就停下来,然后再继续读。我会把这个录音给两位主演听。

我印象很深是子文听了之后说,这个女孩说话没有感觉是有什么病,不像一个病人。我说对,她本来就不是病人,也许从医学上判断她现在患了一种叫抑郁症的病,她需要吃药,需要看心理医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她是我的朋友,她就是一个可以继续生活,可以一起吃饭、一起聊天的状态,只不过她哀伤的时间可能比我们多。

《温柔壳》剧照

界面文娱:这是您编剧并执导的首部长片作品,最开始有没有给自己定下什么目标?第一部想给大家留下一个什么印象?

王沐: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对得起我写的这两个人物。因为在创作这个故事的同时,我写了四年的日记,你看到的影片是104分钟,但是背后每个人的故事,每一个人其他的苦楚的地方也许是这个影片十倍的篇幅。这个东西我需要用日记的方式去消化。

我希望最后影片出来的时候是对得起我想象中的这两个人的,我把他们当朋友。观众看了如果觉得这个电影能让他更爱自己,更爱别人,更好的去爱这个世界,我觉得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