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刘晨光

5月30日,过山车一则收购消息引发资本市场的惠理强烈关注。

有消息称,集团家香广发证券计划收购惠理集团20%股权,股价广发港资管巨卖方是证券后者的最大股东和创始人。

当日,收购港股上市公司惠理集团开盘一度上涨15.77%,头股创下两个月来股价最大涨幅,过山车不过随后涨幅出现回落。惠理截至收盘,集团家香股价较前一日实现了微涨,股价广发港资管巨报收2.24港元/股,证券上涨0.9%。收购

5月31日截止发稿,头股惠理集团下跌4%。过山车

广发证券方面向界面新闻表示,对于此事暂时没有回应。

惠理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注意到,媒体报导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潜在买方)计划自公司最大股东及创始人购买本公司20%的股权。

公司已就此获本公司联席主席兼联席首席投资总监拿督斯里谢清海告知,谢清海及叶维义(创始股东)正就潜在买方集团一间成员公司可能自创始股东购买少于30%的公司已发行股份与潜在买方集团进行磋商,惟倘其将导致潜在买方集团产生任何责任须根据香港收购及合并守则规则第26.1条作出强制性收购要约,则该交易不会进行。

惠理集团强调,公司亦获告知,磋商正在进行中,各方尚未就相关买卖订立任何最终合约。

公开资料显示,惠理集团是一家主要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香港投资控股公司。该公司通过两大分部运营。资产管理分部从事为投资基金及管理帐户提供投资管理服务。其管理回报偏持长仓基金、长短仓对冲基金、定息产品、交易所买卖基金及量化产品。小额贷款分部主要从事小额贷款业务以收取利息收入及行政收入。该公司业务覆盖亚太、欧洲及美国等地。

近期年报显示,谢清海在报告中指出,2022年,惠理净亏损为5.44亿港元(每股亏损29.6港仙),这是集团自1993年成立以来首次录得显著的年度亏损,主要由于集团自有资金投资的市值下跌,录得3.177亿港元的投资亏损。值得注意的是,集团仍然持有大部份该等投资,因此该亏损只属于账面损失。

此外,2022年是惠理集团成立29年以来最为艰巨的一年,从经营角度(不包括自有资金投资),集团亏损约6900万港元。在此之前,每年均录得盈利,仅在1999年时,受到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所影响,集团录得不到100万港元的损失。

财报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惠理集团资产管理规模为61亿美元,较2021年年底的100亿美元减少39%,主要是受市场表现欠佳及大多数投资者的避险心态所影响。因此,公司2022的管理费总额减少至5.493亿港元,同比下降41%。

在近日的一个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上,广发证券表示,截至2023年3月末,公司代销金融产品规模和份额均较上年末增长;代销的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在券商中位列第三。公司持有广发基金54.53%的股权;持有易方达基金22.65%的股权,是其三个并列第一大股东之一。

“金融机构通过并购扩张而且可能引发新一轮扩张潮,在还没有进入明朗的阶段就冒出消息,这种情况或是有人故意释放,为了影响二级市场股价波动。”一位资深市场人士表示。

一位香港资管机构高管向界面新闻表示,也不是消息不准确,因为惠理本身已经出了公告,即有潜在投资者打算收购他们创始人手上的股权,收购的股权占比低于30%,这个跟传闻上广发会从谢清海手上收购20%股权,其实也是匹配的,传闻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这个离最终达成协议,实现成交,其实还是有一定距离。

该人士表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就算传闻是事实,或者最终收购也取得成功,毕竟交易的股份只有20%,也不会触发强制收购,对于其他股东来说,其实是没有任何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