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大控股据科大讯飞(SZ002230)发布公告称,讯飞公司控股子公司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讯飞医疗)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股申请,华泰国际、拟港广发融资(香港)、科大控股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讯飞

目前,公司股讯飞医疗已向证监会报送了关于本次发行上市的拟港备案申请材料并获得接收。

根据招股书,科大控股讯飞医疗成立于2016年5月,讯飞主营业务为智慧医疗,公司股包括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拟港医院服务和患者服务。科大控股公司打造“每个医生的讯飞 AI 诊疗助理、每个人的公司股 AI 健康助手”为使命,基于国际领先的医学语义计算、文本理解、知识推理、数据挖掘等核心技术,打造人工智能医疗解决方案体系,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患者和居民等医疗行业从业者的广泛需要,实现从疾病预警、早筛、诊断、治疗与疗效评价、诊后与慢病管理的医疗全流程覆盖。依托于专有的算法模块及机器学习模型,讯飞医疗在医学知识问答、复杂医学语言理解、专业医学文书生成、诊断治疗推荐、多轮交互及多模态交互方面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此外,科大讯飞表示,上市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 除拟分拆主体及资产外)与讯飞医疗在主营业务、应用场景市场范围、客户群体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讯飞医疗与上市公司及下属子公司( 除拟分拆主体及资产外)保持相对较高的独立性,本次分拆不会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构成实质性影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讯飞医疗2022年的收入规模在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中排名第一。

图片来源:公司IPO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讯飞医疗营收虽然在不断增长,但近年却陷入亏损中。

2020年,讯飞医疗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净利润761.39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28.35万元。2021年至2022年,讯飞医疗营业收入分别为3.56亿元和4.9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973.23万元和-2.04亿元,处于亏损中。

在2023年业绩预告中,据公司财务部门初步计算,2023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较上年增长约7%;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45亿元至7.30亿元,较上年增长15%至30%;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0.8亿元至1.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1%至81%;预计基本每股收益0.2785元至0.3152元,上年每股收益0.2938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8月,科大讯飞发布关于筹划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提示性公告,称鉴于讯飞医疗业务健康良好发展,为推动讯飞医疗加快产品和服务开发迭代、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公司拟实施讯飞医疗分拆上市,从而充分借助资本市场,推动智慧医疗业务抓住市场机遇实现业务快速增长,进而有利于实现上市公司股东长期价值最大化。

2023年5月,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发布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现场实测大模型七大核心能力,并发布教育、办公、汽车、数字员工四大行业应用成果。同年10月,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正式发布,面向300多种医学场景应用。此外,基于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能力的讯飞晓医应用程序及小程序也随即推出,满足患者及居民看病前、用药时、诊后三大阶段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讯飞医疗正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布局。在向等级医院提供医院服务以提升医院及医生工作效率方面,讯飞医疗已服务400多家医院;在提供患者服务以改善患者及居民获得的医疗服务方面,讯飞医疗诊后管理平台已服务逾48000名患者,助听器按销售额在2023年中国两大电商平台京东及天猫“618购物节”年度购物活动的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影像云平台已连接超过1900家医院。

2024年初,科大讯飞再次发布公告,宣布计划讯飞医疗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发行的初始发行规模为不超过紧接发行后经扩大后总股本的1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即不超过2008.99万股。

公司官网显示: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讯飞医疗)是科大讯飞的子公司,成立于2016年。讯飞医疗坚持“用人工智能服务健康中国”,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行业深度融合,打造人工智能+医疗的新蓝海,推动健康医疗产业发展,助力国家医改政策的落实。

本次分拆上市后,科大讯飞仍将维持对讯飞医疗的控制权,讯飞医疗仍为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讯飞医疗的经营业绩将同步反映至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讯飞医疗将拥有独立融资平台并借此深耕主营业务,有利于增强讯飞医疗在医疗行业进行技术储备及市场开拓的能力,通过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而提升公司未来整体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