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明一

“青州博物馆值得大家好好去看一看,热搜抚摸一下中国古代文化的山东魅力。”

11月10日,文旅文化在“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2023年北京推介活动开幕式现场,观察馆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州宣传部部长白玉刚首荐青州博物馆,博物让这座隐匿于小县城之中的典藏“国家一级博物馆”登上了热搜。

或许,中的自信对于很多人而言,热搜青州是山东陌生的。但岁月上溯,文旅文化青州却是观察馆上熠熠生辉。

“面山负海古诸侯,青州信美东方第一州。博物”“海岱惟青州”,典藏青州,为古“九州”之首,仅凭这一句名号,便可知青州在华夏璀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在青州博物馆,“明万历二十六年赵秉忠殿试卷”填补了我国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还有那“龙兴寺佛造像”,有一种微笑,可以穿越千年……

“海岱惟青州”,青州云门山 图片来源:摄图网

然而,随着青州博物馆“走红”,诸多山东网友也纷纷在评论中推荐自己家乡的博物馆。其实,青州博物馆在北京被推荐只是一个引子,其蕴含的深意是——来山东,一定要去文博院馆转一转,感受文化自信的齐鲁风尚。

根据国家文物局官方统计,山东省共有博物馆623座,居全国第一,且比第二名足足多了203座,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博物馆大省。在全国顶级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序列之中,山东独享18座,与北京并列为全国第一。

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小长假,许多来山东的游客发现,山东博物馆、山东美术馆门前长队如龙,青岛科技馆一票难约,齐文化博物馆连停车都困难……

“文博院馆热”升温,文化自信点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或许,“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是对当下“文博院馆热”的最好诠释。

时代呼吁更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力量。

当文化自信让越来越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幕后登台,“文化自信”这种精神信仰必然要寻求可见的物质依附,此时,“文博院馆”架起一座桥梁——传统文化从时光中走来,历久弥新。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到: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中国、印度、西方相互独立地完成了结构相似的文明革命;回望中国,在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也提到:“自春秋至王莽时,最上层的文化只有一个重心,这一个重心便是齐鲁。”

先秦时期,拥有全国唯一可以使用“天子礼乐”特权的鲁国,即使在周天子式微,礼崩乐坏之时,依旧留有初心,成为周礼典型的实施者。传承的尚礼之风历经千年,令世人对山东总是留有“讲究礼数,热情好客”的印象。

淄博临淄足球博物馆一隅:齐鲁大地,馆藏天下 图片来源:界面山东

齐有即墨之饶,而联袂挥汗与齐都临淄并夸殷盛。

齐文化尚变革,“举贤而尚功”是早期民主的探索;齐文化重开放,“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齐文化崇务实,因其俗,简其礼,虽失尊尊亲亲,却迈开了发展的步伐;齐文化尚法制,太公与晏婴的政治思想、管子的治国思想,至今受用;齐文化兼容并包,回忆稷下学宫各学派“百家争鸣”,可见一斑。

而将时间拨至近代,英勇无畏的历史大事记让璀璨的齐鲁文化融入红色底色:“蒙山高,沂水长”、微山湖渔火耀千秋……回忆那些军民浴血奋战、可歌可泣历史壮举的桩桩件件,让山东近现代史更具教育意义和精神价值。

如今,这些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均静静沉睡于山东各地的博物馆中。而对于这些汇集了齐鲁文化精华的各个博物馆来说,在新时代的召唤下,必然要承担起更多的历史使命,让文明更耀眼,让文化自信更澎湃。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这些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上“生长”出的博物馆,全面支撑起齐鲁历史文化的“天花板”,彰显齐鲁文化领域的光芒,它们责无旁贷。

这是来自好客山东的诚挚邀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映照着如诗如画的锦绣河山,来山东,“文博院馆”的精彩演绎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