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赵晓娟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在实验性开设三年多后,大润定位小型社区超市的发放小润发最终被大润发放弃。6月3日,大润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06808.HK)回应小润发停止运营,发放称“正在调整,大润方案未确定”。发放在此之前,大润根据自媒体《第三只眼看零售》报道,发放高鑫零售旗下社区超市品牌小润发被曝已停止多个渠道的大润运营,包括官方公众号、发放小程序均停止服务,大润且门店列表无法查询。发放南通、大润泰兴等地区的发放小润发门店出现闭店转出情况。小润发定位为新零售社区生鲜超市,大润面积约为200-500㎡,生鲜占比60%以上,靠近社区,目的是在大卖场业态遇到瓶颈时向社区深度渗透,实现大店带小店、缩短配送半径等功能。小润发项目最早始于2020年7月15日,大润发mini(后更改为小润发)全国首店在江苏南通正式开业,此后在南通以及周边城市扩张。作为大卖场的卫星店,同时享有大卖场供应链优势的社区店曾经火过几年,和永辉的小型店铺永辉mini、沃尔玛惠选等门店的逻辑类似,在大卖场式微的情况下,拥有大品牌供应链的小型店铺可以更贴近社区消费群体。对于小润发而言,这家店铺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这是彼时阿里巴巴副总裁林小海接手大润发之后的首个动作。林小海自2020年12月担任高鑫零售执行董事,并于2021年5月兼任首席执行官。很大程度上,小润发是被赋予了数字化、前置仓的功能,消费者通过小程序同样可以下单购物。这一业态在2022年也得到了快速扩张。界面新闻查询高鑫零售财报发现,小润发门店数量最高时期是在2022财年(2021年4月-2022年4月)。高鑫零售在财报中说,当年开出了5家大润发,3家中润发,73家小润发。小润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门店数量达到103家。到了2023财年,小润发在财报中的表述变成了聚焦南通区域,在门店数量上也开始萎缩,这一年,小润发门店84家,包括新增门店21家,关闭门店40家。被放弃的一个明显信号是,小润发的开关店情况在最新一期财报中不再被披露。高鑫零售在2024财年财报中披露了开关门店的动态,截至本财年末,高鑫零售新开6家大卖场,14家中型超市及3家M会员店。与此同时,高鑫零售关闭的大卖场数量达20家,其中包括4家位于华东将被改造成会员店的门店。关于小润发的动态只字不提。高鑫零售2023财年财报截图自高鑫零售2024财年财报界面新闻查询天眼查APP发现,小润发的主体公司南通小润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在2022年12月发生了一次负责人变更,由袁彬变更为李东。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小润发自始至终没能实现盈利,成为大润发的拖累。高鑫零售2022年财报曾提及小润发的盈利情况——小润发的毛利率持续改善,可比店亏损率大幅收窄。这是小型店铺普遍存在的生存能力问题。沃尔玛早期试验过的小型门店“惠选”曾被沃尔玛2018年重新启动,甚至沃尔玛在2019年向外喊出“未来5-7年计划在中国新开设500个门店”的计划。但2020年10月之后,该业态的扩张停止,最终微信公众号也停止更新。永辉超市也曾在近年大规模探索过社区生鲜店永辉生活和300-600平米的永辉mini,2019年,永辉mini店开店超500家。2020年旋即大幅度闭店,到2021年全年关闭门店123家,仅剩33家。由于天然的低毛利特征,小型社区店往往更难走出,更多原因来自行业性的因素,比如面积偏小的店铺通常在租金方面无法获得更大优势,也不能通过外租区域减轻租金压力;生鲜类业态竞争激烈等。随着林小海今年3月辞去高鑫零售CEO的职务,小润发的停摆变得更顺理成章。6月5日,界面新闻向大润发方面追问小润发的调整方案,暂未获得回应。高鑫零售2024财年业绩显示,公司实现营收725.67亿元,同比下降13.3%;全年亏损金额达16.05亿元,上年同期为1.09亿元,这是高鑫零售2011年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