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宴在历史上可谓同根同源,樽观如同诗与画一样相得益彰。古今千百年来,宴品宴席美酒与佳肴美馔共同构筑了丰盛的全兴味觉世界,也演绎了青史留香的读懂的美达传奇经典,藴藉了人间胜景的文化情真意切。

无酒不成席,学表喝酒必持器。樽观古时宴席上的古今酒需要精挑细选,盛酒的宴品宴席器皿和敬酒的礼仪也是颇有讲究。千百年来酒文化传承至今,全兴早已不需固守繁文缛节,读懂的美达但恣情纵意间,文化酒与酒器依旧是学表宴席上传情达意的载体,更在岁月的樽观锤炼更迭中呈现出别样的风景。

追本溯源

樽自“举双手向人敬酒

樽(同“尊”、“罇”),有考证“尊”的甲骨文就是上酋下廾,字形似高举双手向人捧酒樽敬酒。后来的篆文将下面的双手简化一只手,逐渐演化成现在的“尊”,本意为盛酒的器具,衍生为美酒敬贵宾之意。后来也用“樽”表示,如果为陶制还可以写作“罇”。因双手捧酒樽有表示敬重的意思,因此“尊”字又引申出“尊重”的含义。

商朝开始,酒器就分为酒礼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其中最为讲究的祭祀天地、祖宗的酒礼器。樽,最初仅用于高规格的祭祀,承载着崇敬、祈祷、期盼、感谢之情。中国十大传世国宝之一四羊方尊,不仅代表了当时青铜制作的最高水准,还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开启了后世酒礼器的风潮。

落入人间

从生活延伸到极致的美学体验

据说,樽最早就是商朝时作为中大型的盛酒器出现在宴席上的。最初是用于重大的祭祀,后来在诸侯宗室中盛行,到了战国时才开始流行于世。

战国汉代开始,樽就是常见的生活用具,广泛流行于普通百姓之间。汉代时,人们一般席地而坐,宴席上酒樽就放在席地中间,樽内置一长杓,樽旁则置耳杯等,饮用时用杓盛酒置于杯中供宾主亨用。汉代以后,樽、杓、耳杯作为配套的酒器,盛酒(或温酒)、舀酒、饮酒,一直通行于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樽出入于各朝各代文豪墨客的传世名篇里,从家宴到盛宴,再到国宴,见证过功成名就的起承转合,也承载着人间烟火的柴米油盐。错金龙凤纹樽、胡傅温酒樽、狩猎纹漆樽、三样铜樽……都是后世出土的不同时代的精美且罕见的国宝级酒器,其高超的工艺和艺术造诣至今都震撼着世人的审美,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也引发人们不断去探究考证。

延续传承

“一樽酒”的盛世哲学

婚宴、寿宴、家宴、百日宴、升职宴、商务宴……国人从来都喜欢用热闹的宴席来迎接人生的起承转合。“无酒不成席”“饮酒必持器”,酒是味觉的享受、感官的放大化体验,酒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作为宴席上“礼”的化身,“意”的延伸,全兴大曲樽系列传承中华悠久的酒文化,将美酒与方樽融合,呈现出古今对酌的现代生活美学。

全兴美酒以“清雅、和顺、圆润、悠长”的口感首创“和润”浓香型风格。数百年代代口耳相传的酿酒技艺在岁月的沉淀打磨中历久弥新。

全兴大曲采用秘制双曲酿酒

水是“酒之血”,曲是“酒之骨”,技是“酒之魂”。全兴大曲樽系列的酒体采用“传世水谱、秘制双曲、超长发酵、降度储存”四大工艺,在水、曲、酿、存的角度精益求精。水以岷江水系为基调,依托 “一净五水六不同”的法则,绘就成都特有的酿酒水谱。曲则恪守古法,采用全兴匠人春制的桃花曲和夏制的伏曲,秘制双曲酿酒,充分利用不同节气环境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促发形成其独特的口感和香味。酿则保证90天的超长酿造(高于浓香平均发酵工艺30天),使发酵更充分,确保呈香呈味物质更浓郁、丰富。存就采用全兴于古法中汲取的“先降后储”,在避免酒分子间的缔合被破坏的同时帮助酒体加速演化平衡,使其口感更为和顺圆润。长于水、善于曲、精于酿、工于存,全兴大曲樽系列完全展现了全兴酿酒秘笈的精髓,又创新形成更符合现代人的酒体,口感和润丝滑,宴饮畅达醒酒舒适,适合人生每一个宴席的精彩时刻。

在外观上,全兴大曲樽系列就参考了中华独有酒礼器——樽。取樽之神韵,表达对汉代传世文物“大爵酒樽”及传统酒文化的敬畏和传承。独特的方形器瓶首创于上世纪80年代,包装上强调“以酒成礼”的庄重典雅,增强礼赠属性。

传承至今,樽不仅是盛酒器,更蕴含深刻且吉祥的祝福寓意:樽同尊,代表着对宾客的尊重和敬意,其浑然一体的大气造型,透露着和谐与庄重的美感。因古时酒宴大都与庆祝丰收、纪念胜利相关,樽有时也被视为财富、成功和繁荣的象征,又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樽也内涵传承和纪念之意。历经时光锤炼,樽的艺术造诣更是多次到达美学巅峰,与美酒一体呈现的是视觉与味觉的双重艺术。

高朋满宴,一樽全兴大曲酝藏千年川酒文化的智慧与匠心,流转着当代人的浩然胸臆。正所谓,樽似海意满怀以樽盛酒,以酒成礼!全兴大曲樽系列承袭传统、延伸文化、焕新体验,彰显出品牌坚定的名酒自信、悠久的文化传承和品质实力。“品全兴,万事兴”始终秉承民族文化里“兴盛”“兴旺”的美好期许,而全兴大曲樽系列则是650年酿艺与文化的焕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