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编辑 | 蔡星卓

每年的爱自己5月25日是心理健康日,它的图集题低前身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有别于每年10月10日的心理学世界心理健康日,2004年,健康团中央学校部、日心人何全国学联决定将5月25日定为全国大、理健龄化中学生(包括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日。康问“5·25”的年轻谐音为“我爱我”,旨在提醒大、爱自己中学生“珍惜生命,图集题低关爱自己”。心理学

2023年2月发布的健康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中提到,青少年群体中,日心人何有14.8%的理健龄化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康问另外,本次研究发现在成年人群中,青年为抑郁的高风险群体,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由此可见,心理健康问题逐渐低龄化。大、中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很模糊,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2019年6月6日,山西省太原市,山大附中高三年级老师轮流给学生发粽子,分蛋糕,寓意金榜题名,“高粽”。据学校老师介绍,今年高考日正逢端午节,给学生发粽子和蛋糕其实主要是为了学生减轻心理压力,让他们能以更加饱满的情绪应对高考。
2020年11月22日,青岛,大学生牛绪东通过沙盘游戏来疏导心理压力。
2021年6月9日,河南新郑,郑州西亚斯学院。该校在校内设立了失恋博物馆,学校收集了来自失恋的学生的大概一百六十多个展品,展品来写着简介,吸引了不少同学的注意,前来参展的学生很多。 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管表示,许多同学面临失恋这一问题,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开展失恋博物馆这个活动,希望以这种形式,让失恋的学生做一个很好的告别,同时也跟正在恋爱的大学生提一个醒,珍视现在的恋爱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于学校开展的这些活动,负责人表示同学们的反馈比较好,活动还是蛮有意义的。
2021年10月1日,在江苏省南通市,由南通艺术剧院话剧团带来话剧《天堂的风铃》在伶工学社上演。该剧表现了弘扬师德、呼唤真诚的主题,意在告诉观众们怎样理性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2022年4月6日晚,安徽省淮南市二中心理健康老师刘海粟通过网络线上直播为全市高三、初三学生上了一堂“认识自我”主题心理健康课,疏导疫情之下备考学生心理情绪。
2022年5月8日,青岛,山东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在心理辅导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心理VR设备,在游戏中放松身心。
2022年5月24日,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心理科音乐心理治疗师王晨琛指导海港区秦皇半岛第二社区大学生体验音乐治疗中的创造性音乐演奏方法。
2022年11月6日晚,北京,由北航师生一起创作并演出的原创多幕心理情景剧《边缘救赎之超越冲突》在北航学院路校区晨兴音乐厅展演。学生的表演精彩投入。本次展现的四个故事是以发生在同学身边的事件为素材,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融入剧情。
2023年4月27日,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在市第二中学举行沈阳市“微笑高考”心理辅导大型活动启动仪式。
2023年5月14日,在浙江省嘉兴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总站,学生在“能力大翻转”体验区学习心理知识。
2023年5月2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学生一起玩协作游戏。当日,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举行“心理集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