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四新今年一季度东营全市生产总值862.37亿元,大力东营按可比价格计算,培育同比增长5.7%,新型项目分别高于全国、研发业链全省1.2、机构经济1个百分点,布局居山东省首位。个产其中,抢占“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26.2%,赛道高于全部投资12.8个百分点。四新这些“成绩”的大力东营取得,与东营市大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培育推动科技创新的新型项目举措是分不开的。

将发展目标投向“新经济”

在汽车催化系统中,研发业链铂、钯、铑贵金属的成本占到70%,但这些贵金属,我国95%依赖进口。国六标准实施后,国际铂、钯、铑贵金属价格短时间内暴涨6倍。面对原材料的制约,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和潍柴动力联合攻关,实现了铂、钯、铑贵金属使用减量以及回收和循环利用,实现了气体机后处理催化剂贵金属减量70%,有效破解了我国铂、钯、铑贵金属资源短缺的困局。

2019年8月,在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下,由天津大学牵头,联合有研稀土、山东国瓷、潍柴动力、威孚高科等8家行业领军企业和顶尖团队共同出资建设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该研究院旨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国家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项目,构建学术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新型研发创新体系。东营市依托研究院建设了“双创新、双融合、双引领”的稀土汽车催化产业园,集中布局了总投资55亿元的9个产业链上下游关键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形成汽车催化产业链闭环。

作为胜利油田的主产区和所在地,东营因油而建、因油而兴,培育形成了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石油装备、有色金属等主导产业集群。新的发展形势下,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东营经历了发展阵痛。“痛”则思变。对于东营这样一座传统的资源型城市而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无疑是一场求新求变、关系未来发展、决定城市命运的攻坚战。

理念清晰、方法正确,就能克服困难、化危为机。东营将发展目标投向“新经济”,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成为区域竞争布局的新赛道。“四新”经济代表着产品创新的发展方向,是经济转型、动能转换的主攻重点,其核心在于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与转化。“四新”经济发展得好不好,关键在科技创新。

位于东营市东营区的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依托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势,积极抢占国内国际定向井高端市场,已拥有的陆海大型丛式井组钻井技术、8000米以上超深超小井眼水平井钻井技术、超深页岩油气水平井钻井技术、多连通水平井钻井技术等居国内领先水平。

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聚焦新兴产业领域,东营市鼓励引导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布局建设运营团队专业化、内部管理精细化、功能定位特色化、运行模式新颖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日前,东营市科技局公布首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备案名单,黄河三角洲卫星数据应用研究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稀土催化创新研究院(东营)有限公司等26家机构备案为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新型研发机构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组建方式多样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等特点,并以开展产业技术研发为核心功能,兼具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产业投融资及高端人才集聚培养等功能,对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挥重要作用,是推动我市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东营市科技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目前,东营市布局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涵盖现代农业、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生态与环境等领域。同时,全市研究制定《东营市新型研发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先启动建设、后规范提升”的原则,启动实施首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备案,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提质升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攻关了一批关键技术,产生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近年来,东营市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获得发明专利100余项,参与制定或修订行业标准20余个,为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并实现应用成果20余项,汇聚战略科技人才及创新团队1000余人,其中博士和副高级职称及以上人员近200人。稀土催化研究院研发的铈锆储氧材料、蜂窝陶瓷材料等技术,打破了德国巴斯夫、日本三菱、美国3M等国外企业的长期垄断;气体机后处理催化剂贵金属减量技术,每年为潍柴集团(潍柴动力母公司)节约成本30亿元;山东中科智能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研发的“鸿鹄T50”电动拖拉机填补了国内新能源农机的空白,大幅度减少了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