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8月17日晚间,合作伙伴怡亚通(002183.SZ)发布半年报。怡亚业

上半年,通上唐酒公司增收反降利,半年变实现营业总收入420.36亿元,归母公司同比上升37.71%;实现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净利同比下降47.27%;归母扣非净利润0.43亿元,润腰降幅63.82%。合作伙伴每股收益为0.03元。怡亚业

怡亚通毛利率已下滑至近年来新低,通上唐酒为4.25%,半年变对比上年同期6.59%下滑2.34个百分点。归母公司期内,净利营业成本增速超过营收,润腰为402.48亿元,合作伙伴增幅41.16%。对此,怡亚通表示,主要系公司分销+营销业务成本增加所致。

此外,公司遭多项诉讼缠身。期内涉案金额大于300万元的诉讼达到86宗,所有诉讼累计涉案金额超15亿元。

与2022年财报有出入的是,今年怡亚通不再披露不同行业的具体分销/营销收入。2022年报中,怡亚通曾花费较大篇幅介绍酒类自有品牌的发展,最新半年报中却鲜少提及酒类关键词。

不过,从子公司深圳怡亚通深度供应链的业绩可见一斑。这家子公司在2008年成立,用于发展酒类业务。深度供应链收入自2017年达到26.76亿元巅峰旋即下行,2022年仅8.66亿元。

上半年,深度供应链营收仅3.09亿元,净利润66.76万元。对比去年同期营收4.43亿元、净利润93.95万元,下滑约三成。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上半年被怡亚通袋入囊中的大唐酒业已不在半年报之列,怡亚通的酱香型白酒业务宣告失败。寄以厚望的品牌业务也明显下滑,期内品牌运营收入11.52亿元,同比下降24.89%。

根据财报,大唐酒业资产组9187.36万元的商誉已减少至0元。大唐酒业资产组的有关公司,以及12家秘造酒业相关公司均为“处置”状态。怡亚通也在8月1日于投资平台上表示“与大唐是战略合作伙伴”。

但怡亚通并没有放弃“饮酒”。7月18日,怡亚通旗下怡亚通酒业与华樽云放合作成立四川怡华酒业有限公司,怡亚通酒业持股51%。由于华樽云放身处清香型白酒产区,且负责人具备清香白酒背景,因此被业内解读为怡亚通有意涉足清香白酒领域。

8月1日,怡亚通酒业控股的合资公司山西怡亚通秘造供应链有限公司启动运营。按照怡亚通的说法,该公司主营白酒产品开发、分销与营销等,将拓展酱香型白酒与清香型白酒两大品类,经营的核心品牌为“秘造”系列产品。

与此同时,怡亚通表示还将发展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期内收购了埃安销售、通利华汽车的相关公司,并新设四川怡亚通新能源科技、深圳市怡亚通储能科技等子公司。

不过11家新合并公司中,6家为亏损。短期来看,这些新成员未能在改善盈利上带来明显作用,反而进一步增加现金压力——半年报显示,期内支付的取得子公司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1.77亿元。

眼下,怡亚通的负债及负债率维持在高位。截至期末,资产负债率达79.68%。

债券和银行贷款是公司有息负债的主要来源,上半年短期借款208.59亿元,相较期初为188.62亿元增加了近20亿;当前仍在存续期的债券共3支,余额为7亿元。流动负债合计401.76亿元。

公司亦出现下游的应收账款及上游货物的存货成本堆积,应收账款余额146.44亿元,坏账准备7.36亿元,占比5.03%;库存商品71.8亿元,,跌价或减值准备为1.33亿元。

目前,怡亚通账面货币资金为143.96亿元,速动比率仅为0.86。主要由于超过七成为受限制货币资金,用于银行质押贷款的金额达110.47亿元。整体来看,用于银行贷款和贴现融资的受限资产达184.43亿元,占总资产的35%。

除了贷款和发债,怡亚通还频繁为子公司担保。截至期末,实际担保余额合计59.48亿元,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65.94%。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收盘,怡亚通主力资金净流出1574.76万元,连续12日净流出,累计净流出2.32亿元。怡亚通也在7月28日公告称,股东怡亚通控股拟减持不超过3895万股。

8月,有投资者在投资平台上质疑,公司近期利好不断而股价不涨反跌,说明公司在“去虚向实”的问题上未认真对待。对此,怡亚通回应,公司股东减持原因系自身业务发展及资金周转需要,不会对公司治理及未来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