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刊登稿件《浙江海曙对口帮扶措施实打实 果子甜了 日子美了》,中国聚焦海曙“企业+种植大户+贫困户”的经济扶贫模式。

《人民日报》点赞宁波海曙对口帮扶工作

原文如下:

走进贵州省贞丰县北盘江畔果园,时报一排排果藤被累累硕果压弯了腰。同日鲁容村果农李顺兵麻利地剪下一个百香果,点赞对口“尝尝,宁波甜得很!海曙”

土窝窝里“长”出了万亩果园,帮扶过去李顺兵说啥也想不到。工作家家几亩碎田,人民日报地里都是中国土坷垃,种玉米一年刚够口粮。经济不甘于过苦日子,时报李顺兵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同日立志“说啥咱也要摘帽”。

“这里人多地少,产业单一,脱贫关键要找准产业。”贞丰县副县长黄列说。作为浙江宁波海曙区对口扶贫干部,黄列开展调研,“这里全年无霜,昼夜温差大,适合发展热带水果。”

宁波市海曙区帮扶下,贵州省贞丰县水果培育种植之路越走越宽。图片来源:海曙宣传部供图。
宁波市海曙区帮扶下,贵州省贞丰县水果培育种植之路越走越宽。图片来源:海曙宣传部供图。

产业茁壮成长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海曙区瞄准短板,精准帮扶,先后投入1800多万元,修道路,建厂房,引进一批农技专家。“我们着重培育百香果、火龙果和芒果产业。”黄列说。百香果生长期短,火龙果和芒果投资周期长但回报大,产业长短结合,让贫困群众早增收,稳增收。

热带水果容易养活吗?会不会赔?农技专家把课堂开在田间,李顺兵跟在后头边听边学。如今一讲起百香果种植技术,他头头是道,“除草、施肥、修剪枝条一样不能落下,每年5月种下,一直到来年的1月份都是收获期……”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参与到产业中。一个“企业+种植大户+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形成。“我承包了350亩地,百香果亩产1500斤,每亩收入是以前10多倍,去年我挣了15万元。” 李顺兵说。

在海曙区的帮扶下,贞丰县的扶贫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大棚育苗、成品仓储加工,原浆加工厂逐步上马,带动194户贫困户户均增收超1万元。

同日,《中国经济时报》也刊登了稿件《宁波海曙:“扶贫车间”助力贫困户迈入“幸福门” 》,点赞海曙精准对口帮扶工作。

《中国经济时报》点赞宁波海曙对口帮扶工作

原文如下:

“我们主要做的是扬声器中音圈的前制程,别看有套骨架、卷绕线、整线等近10道工序,其实只要肯学肯干,月入2000元并不是难事,最重要的是这里接纳残疾人,让我们重新有了生活的希望。”刘标是贵州省贞丰县北盘江镇查耳岩村人,早年因为一场车祸,落下了残疾,还欠了不少外债,一下子变成了贫困户。一年前,得益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对口帮扶政策,刘标顺利地在离家不远的贵州志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贫车间,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

宁波市海曙区对口帮扶干部方华锋表示,今年海曙区为贞丰县东西部扶贫协作企业发放招商引资及劳务协作补助资金77.19万元,涉及3家招商引资企业和2家劳务协作企业,刘标所在的贵州志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受益企业之一。去年该企业得到海曙区对口帮扶资金100万元,实施残疾人扶贫工厂项目建设,实现就业安置近60人,今年再次获得劳务补助资金。

“海曙区东西部协作的补助资金,对我们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帮助很大。同时,我们还会利用这笔资金,解决更多当地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贵州志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盛表示。

宁波市海曙区积极探索“企业+车间+贫困户”精准帮扶新路子。海曙宣传部供图。

“企业+车间+贫困户”的模式,是宁波市海曙区近年来为推动对口帮扶地区贫困群众稳定就业,提高对口帮扶精准性,探索出来的一条新路子。为了让贫困户更轻松获得在家门口挣钱的机会,海曙区先后投入600万元,在贞丰县易地搬迁集中居住点周边选择场地,“量身打造”了14个扶贫车间,并特意精选了技术含量不高、容易上手、工时灵活的工种。目前,这条“贫困户门口就业、扶贫车间扶志”的新路,不仅让许多像刘标一样的残疾人贫困户,能够有尊严地挣到一份稳定的工资,脱了贫,还迈入了“幸福门”。

在贞丰县龙兴街道心安处社区的新市民文化创意产业园扶贫车间,下肢残疾的工人负责手工竹编,上肢残疾的工人负责操作简单设备,脑瘫患者则负责打扫卫生……在这里,“特殊群体”各得其所,凭借自己的劳动实现脱贫。

何仕武原本是贞丰县龙场镇五里岗村保山田组的精准贫困户,从小残疾跟随父亲学习竹艺编织,现在是车间里的技术指导。“因为行动不方便,原来出门卖东西难、收入低,空有好手艺。”何仕武满面笑容地说,现在只需要专心干活,不用操心售卖的事情,收入稳定了,人也有尊严了,每天过得很幸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帮扶的同时,海曙区还想方设法为扶贫车间生产出来的这些原生态手工制品找市场销路。通过海曙区残联扶持起来的残疾人文创产品展销平台“灿益工坊”,经过打样、下单、展陈、销售等环节,帮助这些残疾“匠人”制作的手工艺品“飞”入宁波百姓家。

“挪穷窝,斩穷根”。自2018年宁波市海曙区与贵州省贞丰县签订东西部扶贫协作协议以来,海曙区在贞丰县累计安排对口帮扶财政资金1.4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62个;引导12家外地企业到贞丰县投资,企业实际投资额达10.3亿元,带动1万余名当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向海曙区社会各界争取社会捐赠的资金有4232万元,位列黔西南州第一,受益贫困人口达2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