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木子

11月11日,流量成都人的演唱朋友圈又在刷屏了,当天晚上,票何变张信哲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唱响一首首经典的难求“哲式情歌”,伍佰在金融城演艺中心演绎一群歌迷自费唱歌给他听的留量盛况,两大歌坛常青树联手在“双十一”这个特殊的流量日子给成都观众带来一个难忘的音乐之夜。

成都作为传统商业演出大市,演唱积蓄三年的票何变观演需求正在强劲释放。近几个月,难求成都几乎平均每周都有大型演唱会,留量多位国内外知名艺人悉数到川开唱,流量抢演唱会门票、演唱晒演唱会视频成为不少人的票何变日常。不止演唱会,难求今年音乐节、留量音乐会、脱口秀、话剧、音乐剧、舞剧、相声等各种类型的演出更是在成都轮番上演,成都演艺市场火爆空前。

面对演出市场“井喷式”增长,歌迷、影迷以及戏剧迷们久违的热情被再度激起了,不少外地观众“跨城观演”后顺便旅游,“跟着演出来打卡”成为新趋势,“演唱会经济”成为今年文旅消费新增长极。

演出市场“井喷”,成都“一票难求”

全国范围内,演艺经济今年以来正以从未有过的热度冲击着消费市场。从年初开始,演唱会,音乐节、话剧、儿童剧、音乐剧等各类演出数量呈井喷态势,丰富的演出供给满足着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需求。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19.33万场,演出票房收入167.93亿元,观众人数6223.66万人次。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达到了34.24万场,演出票房收入达到了315.4亿元,观众人数1亿1105万人次,呈现出全国演出行业巨大的市场活力。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音乐和演艺中心,汇集了大中型演出场馆,呈现出浓郁的城市文化娱乐氛围,自然成为了演出富矿区,市民观看各种文体活动的兴致今年也在持续高涨。7月刚刚抢完成都大运会各场比赛的门票,后脚又集体加入了演唱会的抢票“战斗”,但“秒光”“抢不到”“三秒无”的现象极为普遍。

众多歌手开启成都的演唱会之旅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成都观演市场,让歌手感受到了超高热情,在连续2轮加场后,张学友一口气在成都连开了9场演唱会,这放眼整个华语乐坛都是不多见的。

火爆的演出市场也让成都的演出GDP“水涨船高”,截至10月中旬,成都市公布的演出票房收入已超过35亿,其中张学友9场演唱会共获得2.2亿元的总销售额,平均每一场演出能赚到2400万,打破了成都音乐会的最高收入纪录。

值得期待的是,在今年仅剩2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陈奕迅、蔡琴、张惠妹、李健、梁静茹、王嘉尔、张艺兴等10余个大咖的演唱会正在路上,成都各大演出场馆档期已排到2024年5月。

除演唱会以外,成都的音乐节、音乐剧、脱口秀等演出也呈百花齐放之势。数据统计,截至10月底,四川共计审批引进营业性演出2万余场次,其中大型演出活动超过1500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9倍,观演人次超200余万,演出场次、观众和票房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李宇春成都演唱会现场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另外,配合空前火爆的演出市场,相关主管单位正在举办的四川艺术节、2023“惠剧蓉城”等活动,构建了成都市艺术普惠大环境下的文化惠民新模式,在演艺市场上显现出叠加效应,成都演出市场或将进入新一轮爆发期。

曲终人不散,“流量”如何变“留量”?

眉山人张琦(化名)是个演唱会爱好者。不到半年时间,她在成都看了三场演唱会:欣赏蔡依林的劲歌热舞,感受华晨宇的音乐才华,与五月天的数万歌迷合唱青春。相应地,露天音乐公园、东安湖体育场等场馆周边留下了她漫步成都的足迹:在成都博物馆看展,打卡东安湖公园,在春熙路、太古里逛逛玩玩吃吃。接下来,她还想去凤凰山体育场足球场感受氛围、去金沙遗址触摸不一样的成都历史温度。

华晨宇2023年火星演唱会成都站 图片来源:火星演唱会

“我一般都会在演出前一天到成都,留出一定的时间去打卡网红景点,就当来旅游玩耍的。”张琦表示。

越来越多像张琦一样的人跨城去看演出,直接助推“演艺经济”的火爆,成为拉动文旅消费新引擎。

“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一场场演唱会的举办,对目的地旅游消费具有不小的拉动作用。据统计,在今年北京开唱的五月天、任贤齐、刘若英等歌手演唱会,跨城观演比例超过40%。而跨城观演的趋势直接推动目的地餐饮、交通、住宿、周边景点游等市场的活跃。如周杰伦海口4场演唱会共吸引观众15.46万人次,省外观众占61.5%,海口全市4天共实现旅游收入9.76亿元。TFBOYS“十年之约”西安演唱会,两天时间当地住宿线上预订量同比激增738%,带动当地旅游综合收入4.16亿元。

根据测算,一场演唱会门票收入数千万元,但对经济的整体拉动效应却有7-10倍之多,从门票到住宿餐饮再到旅游乃至直播经济,不一而足。

据不完全预计,今年1-10月,成都全市各类营业性演出14330场次,与2022年4978场次相比,增长188%,吸引观演人数480万人次,带动住宿、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经济效益约43.5亿元。

张学友成都演唱会现场 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演出经济爆发背后,如何让短时聚集海量客流为城市持续创造经济效应?

有文旅专家表示,在成都“三城三都”建设过程中,音乐之都和旅游名城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成都要通过“演艺+旅游”,通过演唱会演出引流,将人流、人气转化为经济效益,成为城市经济“留量”。

今年以来,四川出台落实大型演出“强实名”政策,打击黄牛炒票;成都发放了多轮文旅消费券、增加文化消费补贴,并为观演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此外,联合各地景区、购物中心推出“一票通享”的优惠政策,为留住游客提供更多“星级”服务。

小编认为,针对在成都开唱不同的歌手,张学友、蔡依林、李宇春等所对应的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歌迷群体,他们可参与的旅游地点、游玩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断丰富更新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旅游打卡地,将城市建构为一个有吸引力的空间,可更好带动城市不同行业、不同内容的旅游消费。

当一个来到成都的游客,发现这里不仅有演出,有大熊猫,还有一系列配套的旅游资源,可便捷地打卡众多优质文旅景观并拥有良好的旅游体验,如此方能做到曲终人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