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网络遍布18个省市

月非法获利高达250万元

制售假冒汽车零件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竟如此猖狂?

今年5月,硬核宁波市鄞州警方接到辖区内某大型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报案,今年金额称企业生产的查获产权汽配产品在国内市场被大量仿冒并通过网络在全国销售。接案后,涉案损法鄞州公安分局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并启动打击预防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快速反应机制,高达个定够对企业反映的亿元问题开展线索排查。

经过对全国东部、打击南部及中部地区的知识多个汽配市场长达3个月的摸底调查,专案组查明多个地区汽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假冒的犯罪汽车配件产品,涉及多个知名品牌。硬核此案也引起了省公安厅的今年金额高度重视,随后对专案组作出“深挖黑色产业全链,查获产权彻底铲除制假源头”的涉案损法工作要求。

民警突击造假窝点

专案组通过侦查,高达个定够迅速从大量终端市场的亿元售假线索顺线追踪至北方某边境城市,成功锁定李某、于某等多名生产假冒汽车配件的不法分子。

警方查明,他们通过以次充好、以旧翻新、刻模仿造等方式,大肆假冒品牌汽配产品,后通过物流销往全国多个地区的汽配交易市场,每月制假产量约1700余台,月非法获利250余万元。

民警突击造假窝点

12月15日,抓捕行动开启,46名宁波民警奔赴北方某边境城市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共捣毁汽车配件制假窝点6处,抓获制假犯罪嫌疑人12名,查扣假冒汽车配件成品、半成品7887余台,作案工具14台。

警方收缴的部分涉案物品

“据宁波市知识产权局初步统计,我市拥有世界领先技术信息的50家企业中,建立完善保密规章制度的企业不足20%,拥有保密专业设备的企业不足10%,商业秘密被窃取和违规披露的风险较高。”鄞州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说,如何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中外权利人企业提供有力保障,已成为当前知识产权工作的重中之重。

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

除该案以外,鄞州警方还因两起与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开创了“新战法”。其创新运用的“合理许可价值”定损法,被最高院、最高检吸收运用于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中,填补了法律依据空白。

专案组走进企业,了解相关情况

去年10月,鄞州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接到辖区两家知名企业报案,其企业所拥有的5项排名全国第一、世界前30的领先技术信息被侵犯,涉案价值达2.47亿余元。企业担忧,一旦技术外泄或侵权产品流入市场,会对它们及我市冶金、音响行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鄞州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并展开侦查。尽管涉案嫌疑人采用了取化名、使用老年机、摧毁涉案书证、变更岗位职责等一系列反侦查措施,但专案组通过侦查,又辗转杭州、深圳、惠州、绵阳四地,迅速抓获全部嫌疑人并查封多条半成品流水线及数个原材料堆放仓库,及时制止侵权产品流入市场。

同时,专案组对嫌疑人使用过的具备数据传输、储存功能的电子介质和登录过的网络帐号全部扣押、冻结。逐个筛查、清洗后,50余份商业秘密备份文件被全部查获,无一外泄,将受害企业损失降至最低。

鄞州公安收缴的涉案设备

“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是极难侦查的,因为都是高智商犯罪。本案中的一家企业,设计团队12人在9个月内分5批次走人,蚂蚁搬家一样带走了全套技术资料。企业发现情况不对后立即报警,我们第一时间快速止损,但也遇到了办案难题。”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吴寒冰说,一般侵犯商业秘密类案件,如果对方拿了技术资料却未进入实际生产阶段,那么经济损失方面是难以计算的。

面对这个难点,专案组将司法实务界“合理许可价值”定损法应用于本案,并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评估鉴定机构依照此法计算出两案直接侵权损失。

鄞州公安将犯罪嫌疑人押解回甬

今年4月,两案得以侦破,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涉案价值到2.47亿余元,捣毁了位于杭州建德、富阳以及广东深圳、惠州的犯罪窝点。这两起案件的办理是浙江省首次将“合理许可价值”定损法成功应用于商业秘密案件侦办,被收入浙江省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今年11月11日至13日,全省公检法商业秘密刑事保护现场会和联合培训班在鄞州召开。鄞州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工作经验通过现场会在全省推广。

相关阅读:

12月29日上午,鄞州警方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今年鄞州公安分局“蓝剑”专项行动成绩: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7人,捣毁各类制假售假窝点 56 个,涉案金额逾 3.05 亿元。其中,破获假冒宁波企业注册商标、商业秘密案件10起,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工作成绩居宁波各县市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