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经济导报 李文浩

2023年以来,济宁建设济宁市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大力实施“制造强市”首位战略,强市各项工作取得亮眼成效。实现以推动集群发展和打造区域制造品牌为目标,新突高规格承办全国2023年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经验交流会、济宁建设2023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数实融合全国行(济宁站)、制造全省工业节水工作座谈会、强市山东省造纸产业链“一对标三对接”等活动,实现城市知名度和产业能级显著提升。新突

制造强市全面起势

进一步优化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作战体制,济宁建设深入开展“干部助企攀登”活动,制造县市区助企攀登工作实行“月排名、强市季观摩、实现半年考核”,新突凝聚建设制造强市的合力。围绕“231+1”特色产业集群,梳理出19条核心产业链,聘请国内专业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对产业链“一链一策”深入研究,制定发展“全景图”“路线表”,形成强链补链延链项目416个。优选892家发展意愿强烈、高成长性制造业企业作为“攀登企业”,选派1629名(其中脱产驻企干部810名)优秀市县干部,靠上服务企业。在坚持常态化联系攀登企业的基础上,由市县领导带队,组建898个助企攀登小组,一对一服务892家攀登企业、3家拟上市企业和3家科研院所,帮助企业谋划思路、破解难题、争取政策。2023年1-10月份,892家攀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64.9亿元,同比增长6.28%,完成全年目标的91.6%;攀登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1%,高于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增幅2.61个百分点。

企业培育创优提质

一是着力构建梯次培育方阵。制定印发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优质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年度培育计划,分类建立企业培育库,优选1150家企业入库培育、动态管理。二是倾力惠企政策解读培训。举办工信领域惠企政策宣讲培训会,对国家、省市出台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装备制造、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惠企政策及各类认定进行深度解读。三是全力助推优质企业成长。全市新培育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37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3家、省级瞪羚企业33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29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7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数量均居全省前5位,16家企业获评国家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多优质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数字经济聚势赋能

一是持续发力新基建。印发《济宁市2023年“5G网络深度覆盖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制定两批次5G基站建设清单,2023年建成5G基站2608个,完成年度总任务目标的100.31%,完成231个小区单位5G网络信号深度覆盖建设,完成年度总任务目标的100%,成功获评国家级千兆城市和国家级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二是数实融合促转型。开展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企业培育活动,组织72名工业信息化、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等领域专家对80家培育企业分组定期入企业培育对接,围绕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建设、信息安全等需求开展培育服务。三是提质创优增动力。争取125家企业入选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居全省第4位;2个园区入选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园区,并列全省第1位;2个县市区入选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县市区,并列全省第1位。2023年1-10月份,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完成营业收入624.1亿元、同比增长62.85%。

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一是惠企奖补激发创新活力。255个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共两批次),入选数量居全省第3位。组织开展济宁市创新项目研发投入奖补申报工作,49个项目获创新项目研发投入奖补资金796.45万元,以奖促投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二是平台建设提高创新水平。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11家企业入选2023年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数量并列全省第1位;1家创新中心入选2023年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名单,数量并列全省第2位;1家企业入选第六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入选数量并列全省第3位。认定2023年济宁市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13家,数量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