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自然资源部印发《中国陆域生态基础分区(试行)》

据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6月16日消息,直通增长自然资源部日前印发《中国陆域生态基础分区(试行)》提出,部委将全国陆域(不含港澳台地区)生态系统在不同区域尺度上分为一级生态区6个,全国前月全社二级生态区47个,陆域三级生态区233个。划分会用其中,态区同比一级生态区分别为东北生态区、电量黄河重点生态区、直通增长长江及川滇重点生态区、部委东南生态区、全国前月全社青藏高原生态区和西北生态区。陆域自然资源部指出,划分会用中国陆域生态基础分区,态区同比是电量一项基于自然与人为要素的重要基础性技术工作,旨在为分区分类科学开展生态修复和生态监测评价预警等工作提供技术性基础框架和参考。直通增长分区成果可服务于生态监测站网布设、生态问题识别监测、重大生态风险预警、生态恢复力评价与模拟、生态修复参考系设置、基于自然的区域生态修复导则制定、分类施策开展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价、生态保护修复状况公报编制等。

央行等5部门发文: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6月16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各金融机构要主动对接粮食生产主体扩大产能、设备改造、技术升级等融资需求,促进粮食稳产增产。要强化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形成金融支农综合体系。强化金融机构组织功能,拓展多元化金融服务,增强保险保障服务能力。完善农村产权确权颁证、抵押登记、流转交易、评估处置机制,推动融资配套要素市场改革。截至2023年4月末,涉农贷款余额53.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4%。

国家发改委:一些领域出现暂时性波动是正常的

国家发改委6月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从国内外发展情况看,在经济恢复的过程中,一些领域出现暂时性波动是正常的。实际上,看中国经济形势,既要看准当前的“形”,更要看清长远的“势”。整体上看,经济运行保持恢复态势尽管当前市场需求有所不足、内生动力有待增强,但这些压力和挑战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随着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供给结构不断调整,相信我国经济发展动能将持续增强、结构将持续向优、态势将持续向好。

1—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2%

6月16日,在国家发改委6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了今年前5个月的发用电情况。她表示,从发电量看,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342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5月份发电6886亿千瓦时,增长5.6%;其中,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15.9%、6.3%、15.3%、0.1%。从用电看,1—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2%。1至5月份,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0个,总投资6672亿元,主要集中在高技术、能源、交通等行业。

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启动

据教育部网站6月16日消息,近日,教育部组织开展“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重点宣传党中央、国务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部署要求,权威解读各地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应征入伍、权益保障等政策措施和鼓励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政策。本次政策宣传活动时间为6月—7月,覆盖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三个维度,涉及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100余个地市级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截至目前,共汇集各地各级政策共计1866条。毕业生可登录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专栏(网址:https://www.ncss.cn/zchz/)查看相关政策。

两部门:就业报到证不作为流动人员档案必需材料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6月16日消息,日前,人社部、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稳妥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接收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全面落实取消就业报到证政策要求。从2023年起,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必需材料。规范档案转出手续。指导高校落实毕业去向登记制度,组织毕业生填报转递信息,按规定做好材料收集归档,填写转递单后规范转递档案。做好档案接收。指导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加强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做好档案甄别整理、入库管理、基础信息采集等工作。落实档案接收告知承诺制。对到集体立户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档案及时归档,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强化政策宣传。加强档案政策解读,提高档案意识。面向重点群体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经办能力。

市监总局出台新规鼓励支持相关经营主体重塑信用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6月16日消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和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管理程序规定(试行)》。《规定》主要从三个方面建立健全信用修复管理工作机制:一是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程序、时限等开展信用修复管理工作。二是按照“谁认定、谁修复”的原则,明确总局有关司局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三是通过印发工作指引、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为经营主体申请信用修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目前,市场监管总局已依据《规定》办理有关经营主体的信用修复申请,并通过总局网站发布了信用修复指南和信用修复申请书、守信承诺书、送达地址确认书等信用修复申请文书样本。

民航局:尽快出台《运输机场空飘物防治指导意见》

6月16日,民航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民航局机场司副司长马志刚指出,针对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的空飘物防治一直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和指导性文件,加之气球、塑料袋、条幅等典型空飘物具有“软、轻、小”的特点,容易受到风向、风速等天气因素影响,不易追踪追溯、隐蔽性强、随机性高、防控难度较大,导致近年来机场空飘物事件持续多发。对此,民航局党组高度重视,尽快研究出台《运输机场空飘物防治指导意见》,切实规范和指导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协同做好机场及周边空飘物防治工作。据介绍,《指导意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进一步明确空飘物概念;二是重点突出源头治理和协同防治;三是提出基于风险度的分区分级应急处置。

5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659.6万件

据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6月16日消息,2023年5月,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1659.6万件,环比下降5.8%、同比增长8.2%。其中,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受理举报47.3万件,环比下降36.2%、同比增长23.5%;各地网信举报工作部门受理举报65.5万件,环比增长31.7%、同比下降3.7%;全国主要网站平台受理举报1546.8万件,环比下降5.5%、同比增长8.3%。在全国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的举报中,主要商业网站平台受理量占50.5%,达780.9万件。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工作启动

据“工信微报”公众号6月16日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求,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持续深化品牌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工作。明确了激励制造业企业向卓越质量攀升、开展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提升质量保障能力和水平、推动重点行业质量提升、加强品牌建设等五个方面16项重点任务。

《2023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发布

据公安部网站6月16日消息,按照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部署开展的“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有关要求,近日,国家反诈中心紧密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编写制作了《2023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详细梳理10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点和诈骗手法,深入介绍7大反诈利器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进一步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切实提升广大群众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手册》详细介绍了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等10种常见的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剖析了典型案例,揭露了诈骗手法,为易受骗群体“量身定制”反诈防骗提示。

民航局:5月国内客运规模比2019年同期增长2.6%

中国民航局6月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5月份我国航空运输市场延续平稳恢复态势,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97.1亿吨公里,国内客运规模比2019年同期增长2.6%。5月份,全行业完成运输航空飞行104.1万小时,环比增长4.1%;累计飞行42.6万架次,环比增长4.8%。通用航空飞行13.3万小时,环比增长8.1%。未发生运输航空事故,安全运行态势总体平稳。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5169.8万人次,环比增长2.8%,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8%。其中,国内客运规模比2019年同期增长2.6%。共保障各类飞行48.3万班,日均15574班,日均环比增长1.5%,全国航班正常率为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