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经济导报 戚晨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山东路径“十强”产业,已成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新代信产代名词。前期出台了《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系列文件。打通山东正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契机,山东路径在奏响产业序曲的新代信产同时,也为山东高质量发展释放着强劲动能。打通

助力企业跨越数字鸿沟

2023年,山东路径正值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下称“华天软件”)成立30周年。新代信产持续并专注做好工业软件,打通华天软件收获了百万数量级以上的山东路径用户群体。

一架飞机有上百万个零部件,新代信产设计环节庞杂繁复,打通高度依赖工业软件。山东路径它的新代信产三维设计图,由上亿个面片组成,打通要完成复杂的图形渲染和设计计算。近日,经济导报记者来到华天软件看到,面对以上的“难题”,工作人员打开电脑,登录华天软件CrownCAD平台,可非常轻松地完成对一幅设计图进行渲染。这是国内首款完全自主、基于云架构的三维CAD平台,实现了工业软件无处不在、人人可用。

工作人员介绍,被称为“中国人自己的三维CAD——CrownCAD”是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的新一代云CAD产品。CrownCAD具有完全自主的“三维几何建模引擎DGM”和“几何约束求解器DCS”,构成了产品的技术门槛。最新版本CrownCAD 2023 R2重点围绕“数据转换、草图、钣金、焊件、装配、工程图、拼图打印、自定义企业模板、瘦客户端、敏捷PLM”十大亮点功能,全面增强现有功能应用深度,扩展现有功能场景,提升用户应用体验。

“公司拥有三维设计、智能管理、可视化三大技术平台和创新设计、卓越制造、数字化服务三大系列产品线。平台采用云架构,将存储和算力部署在云上,调用变得简单、快捷。”华天软件执行总裁李建勋介绍,云架构让CrownCAD平台的存储和算力实现无边界扩展,使用变得更加流畅。同时,平台可实现操作级协同,设计人员可以使用不同终端、不同系统,同一时间一起工作。

“聚焦制造业数字化挑战,提供以3D为核心的工业软件,华天软件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李建勋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下一步,华天软件将在研发创新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持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对标国际、领先业内、完全自主的国产工业软件,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打造鲁版高端集群

今年2月,随着联想新视界、镭神智能、力聚机器人等首批17家入园企业代表接过入园钥匙,济南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正式开园。目前产业园拟入园项目突破80个,其中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20余家,筹备上市企业17家,潜在独角兽企业4家。从0到1,一条贯通上中下游智能传感器产业链悄然成形。

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之一,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与基础之一。

历城控股集团数科产业集团总经理聂伟介绍,随着产业招商项目的不断签约落地,预计到2025年,园区将基本形成传感器、微电子、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集群,年产值可达200亿元,带动税收约20亿元。

“集团一直有京津冀和环渤海的战略布局,前期考察了北方15个城市,最后选择了山东济南。这里不仅有算力和传感器产业支撑,还有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都是我们非常看重的科创资源。”随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舒骋在入园后表示,集团将在这里落地全球最先进的高清商业显示大屏项目,并借助配套齐全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夯实传感器产业园的建设。

经济导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济南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只是济南布局高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开始,除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以外,还布局超算中心科技园、数字产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信创产业园、数字创业孵化园,共五大园区,构建起“上游算力支撑、中游数据研究、下游产业应用”的数字经济全产业链,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链式产业集群。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聂伟表示,靠产业园的“软”“硬”实力,实现自我迭代升级,在打造高端集群的目标下,将充分发挥“虹吸效应”“集聚效应”,吸引、集聚更多行业头部企业,助力园区实现全产业链搭建,形成高端鲁版产业集群。

“四链融合”扩大发展空间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山东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通过实施“链长制”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尤其是激光显示、通用服务器、虚拟现实设备等领域已走在全球前列。但与此同时,产业仍面临关键技术掌握不足、相关人才短缺、省内市场开拓难度较大等问题,制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

对此,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总裁于芝涛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建议,通过“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打响一批鲁版高端品牌,扩大发展空间。

“山东‘四链’融合正处于起步阶段,还需在教育、人才等资源要素供给方面继续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四链’融合当前主要集中在供给侧,还需进一步注重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以扩大市场应用牵引‘四链’融合向更高水平跃进,将融合成果切实转化为实物工作量。”于芝涛表示,山东应统筹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带动“四链”深度融合,支持龙头企业聚焦创新产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继续布局国家级创新平台,如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重组等,围绕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加速集群化发展。并通过对龙头企业吸引配套企业、外地研发机构在省内落地给予配套支持或奖励,提高招引效能。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需要促长板、深融合,应利用市场检验“四链融合”成果。于芝涛还建议,要通过市场应用实现“四链”深度融合,优先支持山东本土企业发展,以增强龙头企业开拓新赛道的决心与信心,特别是支持扩大自主研发产品的省内市场份额、参与东西协作项目推广等方面,提升相关产品的使用率。

山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策源地。到2025年,山东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将全国领先,成为支撑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