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灯塔望海

在青岛,青岛迁官想去动物园看看大熊猫和毛里求斯送来的动物“国礼”象龟,只需要花八块五。园搬这甚至成为了当地的露新一张名片,俗称“八块五的计划快乐”。

但在今年年初,青岛迁官“青岛动物园计划搬迁至西海岸”的动物消息引发热议,大家也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事件的园搬发展。近期,露新该事项获官方回应,计划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党组书记、青岛迁官局长耿以龙表示,动物青岛动物园没有搬迁规划,园搬并将进行改造提升。露新

“市中心、计划八块五”,在庆幸这份朴素的便利得以延续的同时,新计划同样令人期待。毕竟对于一座现代化城市而言,与之相匹配的动物园究竟如何打造?颇为瞩目。

今年1月30日,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网站曾发布通知,就青岛动物园搬迁及原址改造提升公开征求意见。

彼时,青岛动物园计划从市中心的太平山搬迁到距离市中心40多公里的西海岸新区,与青岛森林野生动物园合并。

而搬迁计划的出发点,主要是以“全面提升青岛动物园整体品质,让动物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消除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为主。

9个月后,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耿以龙对青岛动物园搬迁问题作出了明确回复:“目前动物园正常开门营业,并没有搬迁规划,下步根据太平山中央公园整体规划和动物园发展需求,将对动物园园区进行改造提升。”

青岛动物园搬迁改造提升是否有必要?从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的决策结果来看,改造提升有必要,但搬迁并不算是改善环境的最优解。

青岛动物园的前身是中山公园的“园中园”,原在青岛中山公园南部,1915年始建动物笼舍,20世纪30年代形成小型动物园。

后经持续发展,于1977年9月1日正式成为一个独立动物园。此后数年,逐步建成猿猴馆、猩猩馆、猴山、百鸟笼、鸣禽馆、狮虎山、儿童宠物园等别具风格的动物舍馆。

相比较其他城市的大型动物园,青岛动物园从动物种类到动物数量上都有一些差距,但是它亲民的地理位置和多年不变的门票价格,仍然吸引着众多的市民游客每年前去游玩。

不过,在获得称赞的同时,因动物园建园年份已久,部分基础设施老化、动物的排泄物、气味等给周边居民环境造成影响,也逐渐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在动物福利越来越被强调的当下,动物园受场地限制,场馆达不到国家标准,饲养方式以传统笼养模式为主,不能满足动物良好的生活及动物福利需求。

其实,青岛动物园搬不搬,影响比想象中大,且这并不是一个“对动物好”或“为人提供方便”的二选一问题。

想要提高动物福利,搬迁至郊外、扩大面积并非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南京红山动物园的园长沈志军曾谈到,动物福利的本质就在于让生命尽可能多地去展露天性。

一方面,动物搬迁过程中存在身心健康风险;另一方面,很多动物园在搬到市郊之后,动物还是住在小笼子里,这还是经费分配的问题。所以,即便空间更大了,但设计、饲养水平并没有进化,也没有用。

南京红山动物园的冈瓦纳展区将各个地球板块的代表性物种放置在模拟出的原生态环境中。比如红吼猴、白脸僧面猴吃完树叶或者水果,一些果皮、果核和残渣掉下来,黑凤冠雉和刺豚鼠就会在底下捡,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共生关系。

此外,不同的动物需要的活动面积各异,这就需要管理者和运营者向一些国内外的先进动物园学习,发挥智慧,将土地最大效率地利用起来,以丰富立体的场馆设计,为动物营造更有趣、更宜居的生存环境。

莫斯科动物园只有21.5公顷,比青岛动物园(31公顷)还小,现在园中饲养的超过1000种动物,属于世界珍稀动物100种以上。九十年代以来按照科学设计推进阶段性改造,超过五十处展区馆舍被重建,尽一切可能保存收集来的珍贵动物。

我想我们都同意,动物园首先是一个是把动物养好、展示动物生活的地方,其次是为市民游客提供快乐的有动物的公园。动物的生活状态好,大家看得才开心,深入人心的连接才能建立,人们才会更愿意来动物园。

另外,青岛建置132年,动物园在太平山存在了108年,是太平山十分珍贵的记忆,也承载了一代代人的童年回忆和亲子时光。城市中的公立动物园,更强调为市民服务的公益属性。

城市动物园是让人认识、了解自然,反思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重要场所,也树立起实现娱乐、科研、自然教育和动物保护的目标。因此,好的动物园应该是一个向所有人开放且易到达的地方,可以用动物关怀和自然教育来启发人的共情和责任。

“八块五就能买到的快乐”,一直是青岛市城市公园保持公益惠民的典型范例。如果搬去了市郊,“路程远了,票价涨了”,公益性让位于商业性,达不到更好的公共效应。

青岛动物园不搬了,但我们更应该付出更多精力、做出更多努力,让动物园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期待后续进行规划改造的动物园园区,能够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