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宋明君

漫长的流失岁月积淀中,我国以位居世界前列的山东山东省人口数量,享受着人口带来的城市发展红利。

以去年为例,观察疫情期间我国GDP仍然保持着2.3%的挑战增速,人口资源作为我国在艰难浪潮中保持经济增长势头的严峻关键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何守

然而,住人在人口资源突破14亿后,地位其中面临的流失问题也逐渐暴露:出生人口持续下滑,少子化、山东山东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等等。城市

当人口问题成为影响人口健康可持续、观察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和民族复兴的挑战问题,那么人口政策的严峻针对性科学调整便成为目前最根本、最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一。

而作为全国唯一一座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双过亿”的省份,山东,又该如何打好“人”这张牌?

挑战严峻,山东如何守住人口大省的地位?

当人口成为新时代新要求下的发展重点要素,作为人口大省的山东省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守住人口大省的地位。

山东省作为全国人口排名第二省份,其常住人口突破一亿,人口带来的发展优势让山东GDP稳居全国前三。

然而,在过去5年中,山东这一人口强省人口净流出高达89.31万,居全国省份人口流失率之最。

人口流失问题成为左右山东未来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认为,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从山东省的经济结构方面看,产业更新换代、新旧动能更迭带来了长久且持续性的行业阵痛。而人口的大量外流正是这种阵痛下隐秘的矛盾之一。

自2018年起,为了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山东便开展了扩展到整个省份、多个行业的落后产能清退、整顿,就此累计出清‘散乱污’企业万家,关停化工企业上千多家,化工园区数量骤减。

行业的整顿及关停引起落后动能企业就业岗位的大幅削减,导致剧烈的人口流出现象。据统计在此期间,山东人口净流出3年累计流出81.45万人,占据了流出人口的绝大多数。

对旧产能的清退是解决发展的当下问题之策,但从“计之深远”的角度来看,受清退影响的流动性人口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正处于黄金时期的劳动力资源,它们的流失势必会对全省可持续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再者,经济构成中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不活跃也是造成山东省人口流失的一大要素。民营经济成分的缺失便是最突出的一个例子。

据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山东省每万人口拥有私营企业77.4户,低于全国92.1户的平均水平,分别比广东、江苏少66.3户、105.3户。

在国有经济、公有经济所能提供有限的岗位、职位外,民营经济、个人企业成为盘活全省劳动力人口全局的关键性力量。

但山东省每万人远低于全国水平的私企率使得劳动力市场难以实现稳定交互,民营性企业无法容纳大量的就业人口,新旧产能转换加剧了再就业难度,对人口的留存不利。

“内忧”如此,更何况还有外围其他省市对山东人口虎视眈眈的“外患”。

受到城镇化趋势的影响,目前我国人口更多的向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流动。大城市作为地标性象征吸引着大量人口及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各省吸引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在2019年里,杭州人口增量为54万,占同期浙江全省人口增量(113万)近50%;深圳的人口增量为41.22万,广州人口增量为40.15万,广深两座一线城市的人口增量总和占同期广东全省人口增量(175万)的46%。

在其他大城市的人口引流虹吸作用下,全国人口资源源源不断向其涌去。

作为山东省内核心城市的青岛、济南,在人口吸引力上与广深杭这样的强市仍存在明显的差距,2019年,青岛人口增量仅有10.5万,济南更是不足7万。

两相对比,济南和青岛无法承担起作为山东省内人口引流的强引擎,自然无法实现人口流动的“开源节流”。

锚定未来,仍需取长补短

“事在人为”,一个地区想要获得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便是人口要素。

针对省内人口流失的“内忧外患”,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相比较过去北方城市对人口争夺“相对比较迟钝”意识,山东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变得更敏锐了。”

因此,山东省在加大对人口政策调节力度、取长补短的同时,积极寻求在各省市的人口争夺战中,全面突围。

在经济框架与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教授注意到,“山东认识到实体经济是其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就能成为优质产业。山东经济在取得较高增长率的同时,实体经济质量有了实质性提高。”

据统计,2020年山东新登记的企业超80万户,民营经济主体占比提升至98.7%。其中,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占GDP比重也达到51.3%。

“四新”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蓬勃生命力为人口劳动力与就业注入一汪活水,带动新的人口要素引流,为山东省营造良好经济格局的增添新的推动力。

为此,穆光宗表示,利用促进创新无限的知识经济和生态环保的绿色经济双轮驱动,能给人以希望和信心,让劳动年龄人口和各种人才留得住、引得来,形成“经济发展—人口集聚”的良性循环。

通过经济转型促进形成“经济发展—人口集聚”的良性循环解决了内在短板后,针对一线大城市的“拉人”强引力现象,山东省深谙“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从2019年起,开启了向南方先进城市学习的浪潮,在人口引流之路上,主动出击。

以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为标杆,通过增强济青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规划相应范围的经济圈。用城市新战略来提升自身吸引力,进而增强区域人口的粘性与活力。

为此,山东全力支持济南强省会战略与青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依托两者影响力建设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三大都市圈,对标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世界级城市群,加快一体化步伐,充分发挥团结优势,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协同、合作共赢。

最终借势多个经济圈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人口活跃程度,为持续巩固山东人口大省地位提供新的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