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凤凰网青岛 施敏

2023年3月4日,赔偿上交所受理了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力威”)主板上市申请。违威随后,约金3月28日,青岛上交所向海力威出具问询函,海力要求其说明与国元证券解除辅导关系并支付大额违约金的赔偿原因、在前次辅导中,违威国元证券履行的约金尽职调查、质控、青岛内核过程及提出或关注的海力问题等。

日前,赔偿海力威就前次辅导的违威相关问题对问询函正式进行回复。

仅辅导2个月,约金便不惜支付400万违约金也要解除辅导关系,青岛变更保荐机构,海力青岛海力威究竟怎么了?

与国元证券的短暂缘分

6月20日,海力威对上交所出具的《关于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进行了回复。

中途更换保荐机构,赔偿大额违约金的情况并不常见,海力威此举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海力威与国元证券的缘分自2018年开始。

2018年6月,海力威与国元证券开始合作并签署了《关于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之全面合作协议》。

协议约定,海力威聘请国元证券作为保荐机构的保荐费为400万元,如无故终止协议,国元证券已收的费用不予退还,且海力威需向国元证券支付与保荐费用等额的违约金。

时间来到2020年5月,海力威与国元证券签署了《股票发行与上市辅导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国元证券向海力威收取辅导费40万元,自辅导备案材料在中国证监会青岛监管局备案登记之日起 5 个工作日内支付辅导费用 20 万元,辅导验收通过后 5 个工作日内支付剩余辅导费用 20 万元。

次月,国元证券向中国证监会青岛监管局报送了海力威辅导备案材料。

然而,仅辅导2个月后,2020年7月份,海力威与国元证券的合作便戛然而止。

彼时,因海力威与东亚前海证券多次接触、商讨后,决定将上市申报板块由国元证券建议的创业板变更为科创板,并另行聘请东亚前海证券作为上市辅导机构。

同月,海力威与东亚前海证券签订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协议》,与国元证券签署《终止上市辅导协议》,约定终止与国元证券于 2018 年6 月签署的《合作协议》以及 2020 年 5 月签署的《股票发行与上市辅导协议》。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海力威与国元证券合作的终止,海力威也因违约而向国元证券支付了400万元的违约金及20万元辅导费用。

为何牵手东亚前海证券?

在对上交所问询函的回复中,海力威表示其选择辅导机构综合考虑了保荐机构的重视程度、项目推进效率及申报板块等因素。

海利威进一步解释“保荐机构重视程度、项目推进效率”主要是指:IPO 业务为东亚前海证券重点突破业务之一,东亚前海证券高度重视。为高效推进本项目,东亚前海证券总经理牵头协调项目的推进事项。此外,东亚前海证券为项目配备了充足的项目人员,较大程度保证了项目推进的效率。

据了解,2020年1月至7月份,东亚前海证券与海力威已经通过现场和非现场形式进行了多次接洽,商讨上市方案及合作可能性。

2020年7月上旬,东亚前海证券总经理田洪、副总经理林燕、保荐代表人刘欣、荆健与海力威董事长、总经理张万明,董事会秘书刘世锋接洽,双方对上市方案进行了进一步规划。

7月下旬,东亚前海证券保荐代表人刘欣和时任质量控制部总经理张明与海力威董事长张万明、董秘刘世锋,商讨拟定上市板块,时间安排以及人员安排。

除总经理亲自牵头下场接触洽谈以外,东亚前海证券还为推进海力威IPO项目,专门组建了10人辅导小组,而最终,东亚前海证券也成功将海力威项目挖走。

板块定位一变再变

公开资料显示,海力威成立于2004年,注册地址位于青岛市红岛经济区河套街道上疃社区,注册资本1.08亿元,是一家专注于橡胶、聚氨酯、复合材料等高分子材料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主要涵盖汽车和轨道交通两大应用领域,实现密封、防水、减震等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在前期辅导过程中,海力威的上市板块发生了多次变化,从最开始的创业板变到科创板,再变到了如今的主板。

最初,国元证券向海力威建议的上市申报板块为创业板,而东亚前海证券建议的是科创板。海力威表示,考虑到当时科创板的审核效率及估值情况,科创板较创业板更具吸引力。

在海力威更换辅导机构后,在后续辅导过程中,随着科创板相关规则不断出台,科创板对企业的科创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照科创板相关规则审慎评估并与相关中介机构沟通后,海力威最终决定将上市申报板块由科创板调整为主板。

从两家券商的实力对比来看,二者在资产规模、投行业务收入等方面,实力悬殊。

据悉,国元证券控股股东为国元金控集团,系安徽省国资金融平台,2022年国元证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53.41亿元和17.33亿元;截至2022年末,国元证券资产总额1295亿元,净资产329.42亿元。

东亚前海证券是一家成立6年左右的年轻合资券商,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91亿元,净利润亏损1.64亿元;资产总额29.83亿元,净资产12.16亿元。

此外,根据2022年12月证券业协会披露的首次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12家保荐机构被评为A类,国元证券在列,而东亚前海证券则不在77家评价对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