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叶维健

前几日,文物余姚一小学操场发掘出土一批汉—六朝时期的越千余姚文物的新闻一下子冲上了热搜,引起了宁波各方群众的年汉关注。为了回应大家对宁波考古工作的地区关注和热情,满足大家对文物古籍的人民好奇心,10月16日上午,生活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开放仓库,文物邀请媒体近距离观看了本次发掘出土的越千余姚部分相关文物。包括部分保存较完好的年汉铁五铢,兽面纹瓦当、地区青铜联枝灯和部分越窑青瓷器皿等。人民

展示的生活文物们

此次展示的文物,虽然数量不多,文物但是越千余姚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物。比如青铜联枝灯,年汉在灯杆处做出了类似竹子的造型,并以凤凰造型为灯托,造型精美。可见当时虽然青铜器已经逐步淡出人们的生活,但依然保留了相当高超的铸造技艺。

青铜联枝灯

而青铜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是随着铁器冶炼技术和陶瓷技术的日趋成熟而同步发生的。战国至秦汉时期,铁器和陶瓷器就已经逐步取代了青铜器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器皿。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就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本次也出土了许多越窑青瓷,本次展示就展示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件。

(青瓷盆与陶罐)

 

青瓷鸭子

比如一个造型小巧,状似小鸭子的青瓷制品,形象诙谐可爱,据推测,就有可能是当时小朋友的玩具。

虽然本次的考古发掘虽然称不上什么具有突破性的发现,但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余姚发现的汉—六朝时期的文物,与之前发现的更早时期的文物具有明显的差别。在宁波地区发现的先秦时期的文物,都具有鲜明的、独立的地域特征,比如鄞县云龙镇甲村石秃山出土的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上面的“羽人图案”就代表了当时宁波地区的鸟神崇拜,与中原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

而本次发现的文物,则在依然保有地方特色(比如越窑青瓷)的基础上,明显在文化上受到了中原地区的影响。比如此次发掘出土的兽面纹瓦当,“兽面纹”就属于那一时期比较流行的图案元素,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现。此外,在本次出土的文物中还有少部分文物经判断应不是本地产品,而是产自长江中游地区。

这些事实再一次说明,到了汉-六朝时期,宁波地区已经纳入了中央政权之中,成为大一统的汉文化的一部分,并在中央集权下,与其他地区有了物质和商贸上的往来。

其次,本次考古挖掘地点位于余姚江以南。而在汉朝时,余姚设县,县治所在余姚江北,其核心范围与现在的余姚主城区基本重合,因此发掘不多。余姚江应为护城河。因此,余姚江南属于“城外”,原据推测,明代以后余姚江南岸才开始有大规模的定居。本次的考古挖掘成果,再结合近几年同处余姚江南岸的余姚花园新村汉—六朝遗址的考古工作,基本说明在汉—六朝时期,余姚江南岸已有成熟的聚落,因此可以想见,彼时的余姚县城,会是何等的繁华。

最后,因为历史久远,且处于当时的“边疆地区”,汉—六朝时期的聚落遗址本来就少,此次的发掘工作对于梳理宁波城市的发展史,及对相关文物的补充,本身就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活动的最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林国聪表示,为了能让对宁波考古工作有兴趣的朋友们更好的了解宁波考古工作的进展,他们正在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比如多举办类似今天这样的媒体见面会,或者在不影响考古工作的前提下,邀请媒体前往考古现场,以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宁波的考古工作,能更加的身临其境的挖掘历史,感受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