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零售是危机一个城市的活力源泉,它不仅可以平衡城市的疫情多样化资源,还能营造充满美学的后成实体空间,为消费者构建业态丰富的都零消费场景。

作为连续六年稳居中国零售第四城的售市速城市,成都零售市场的场恢表现,尤为值得关注。复迅

空置率走高,危机三年来首度破10%

据第一太平戴维斯报告,疫情2020年上半年成都零售市场有两个新项目开业,后成分别是都零位于大源区域的花样年成都红唐购物中心和位于建设路杉板桥区域的招商花园城,全市购物中心总存量达到604.0万平方米。售市速

不过受疫情影响,场恢上半年零售市场需求走弱,复迅全市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环比大幅上涨5.6个百分点,危机达约10.1%;核心商圈平均空置率涨幅小于非核心区域,其中市中心标杆项目运营状况仍旧稳定。

百货方面,市场一季度录得千盛百货晋阳店闭店离场。由于全市范围内不少购物中心出现掉铺现象,租金承压,首层平均租金小幅下调,环比下降约0.2%,报人民币431.2元每平方米每月。

上半年成都零售市场租赁活跃度明显降低。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成交的租赁数量大幅减少。新开品牌仍由零售业态主导,且占比较同期水平有所上升;而餐饮品牌所占比例则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从细分业态来看,上半年零售类新开品牌中,服饰类品牌占比下滑明显,而配饰美妆类品牌所占比例增幅较大;服务类业态中教育培训类品牌占比大幅上涨;新成交的餐饮品牌中,正餐类品牌比例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而快餐和饮品类品牌占比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虽然受疫情影响,成都零售市场整体空置率持续攀升,但同时也帮助加速了品牌革新和市场优胜劣汰,以及在逐渐步入后疫情时代的当下,给现有项目提供了调整升级的契机。

如何评价上半年成都零售市场表现?疫情之后,零售市场如何恢复?高库存背景下,零售市场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针对这些问题,界面四川对话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商铺部董事林静,来听听她的见解。

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商铺部董事 林静

对比同级城市,成都恢复速度较快

对于上半年成都零售市场的表现,林静认为,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成都零售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客流和销售都有所减少。但相对国内其他城市,成都的恢复也很快,从这个层面能看到成都未来的发展前景。

在消费需求端,成都的消费力存在较大潜力,一定程度上给到将进入成都市场的品牌契机和信心。成都的恢复速度,也让这些供应商产生思考,成都是不是一个未来仍有投资价值的城市。所以,对成都来说,反而在危机中看到了更多的机会。

疫情之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什么样的动因促使他们去到线下,线下的商业如何形成差异化,对运营商来说是要去思考的问题。

过去很多商业发展商的着重点在于初期的招商完成率,其实从最近几年市场的发展来看,后续的长期运营才是关键,消费者越来越挑剔,满足他们的需求要更用心和更专业。以餐饮为例,为什么部分高端餐饮恢复得很快,除了品质把控和场景营造,其实服务的不断提升可能是更大的影响因素。

推广宣传也是项目运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远洋太古里,它的推广宣传就非常用心,并且这项工作不仅在开业前,在后期的运营阶段仍旧长期在做。未来,运营商会越来越重视运营,重视推广宣传,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好的项目,越往后,收益的增长越明显。

并且,随着消费习惯的变化,当社区商业已经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生活需求,而针对传统商圈的商业项目,其原有的业态组合需不需要相应调整,这也是运营商在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成都远洋太古里(图片来源:站酷)

强吸附力,撑起成都强消费潜力

为什么成都可以达成如此快的恢复速度?

林静表示,成都是西部中心城市,发展能级较高,不仅对川内的其它城市有很强的消费吸附力,随着成渝、西成高铁的开通,甚至对云贵陕等省也有较强的吸附力。当然,这也跟成都零售市场发展,一些代表性项目的出现有关系。并且,像远洋太古里这样的街区式商业,疫情当中,受影响相对较小。

此外,也有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原因,数千年来,天府之国灾害较少,成都人一直处于比较乐观安逸的状态,几乎没有正面经历过非典的影响,更懂得休闲娱乐,面对疫情也没有那么大的心里阴影。

而从产业发展上来说,成都新兴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各类外来中小企业纷纷在此落地,相应使得许多外地人才不断涌入,从这个角度来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成都零售经济的发展。

成都高新区软件园(图片来源:站酷)

供应爆发之后,目前处于调整阶段

单看成都市场,商业库存确实较高,但对比其他西部城市,成都的库存及未来供应仍远远低于这些城市。2014年、2015年集中供应之后,后面5年基本都在消化、调整,处于一个缓慢增长的状态。

如果真的要看库存,有些区域还是有发展机会的,比如,城北的新都几乎没有大型商业供应,城西也一直缺乏新的优质商业供应,区域之间的供应仍然存在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