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选全国小学生最讨厌的黑红人,涂海龙和他的揭秘同事们一定榜上有名。涂海龙是全腾腾讯成长守护技术负责人,背靠全腾讯最“黑红”的讯最团队。他的团队工作日常,就是黑红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设定各种各样的技术门槛,俗称「抓小孩的揭秘幕后黑手」。屏幕那头的全腾孩子绞尽脑汁破解他设下的限制,他和团队总能轻松地拿捏住对方的讯最意图——即便你在王者峡谷战得正酣,时间到了也必须弹窗下线。团队这是黑红一个有些费力不讨好的角色。很长一段时间里,揭秘腾讯成长守护公众号的全腾后台都是一片骂声。但作为全球用户最多的讯最游戏公司之一,腾讯必须迈出这一步。团队人民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我国未成年人数据保护蓝皮书(2023)》显示,玩游戏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的主要网络休闲娱乐活动,占比高达62.3%。当青少年接触互联网的时间越来越早,甚至比家长还更精通时,如何对其进行更好的科学引导,早已是全社会的共同挑战。从2017年成立团队开始,腾讯成长守护项目组已经走过七个年头。他们砌起了堪称全世界最严苛的游戏防沉迷系统。2023年一季度,腾讯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和流水仅占其本土市场游戏总时长的0.4%和总流水的0.7%,较三年前同期分别下降96%和90%。在攻克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之后,涂海龙和他的同事们意识到,游戏防沉迷的核心挑战从来不是技术的攻防,而是与家长和社会达成共识。腾讯能够用一切先进的手段“治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却难以治理他们背后复杂的家庭与社会关系。「抓小孩的人」有了新的挑战。攻与防游戏防沉迷并不是一个新话题。2007年  ,在当时流行的《魔兽世界》、《梦幻西游》等游戏中,老旧台式电脑中蓝色的弹窗成为一代年轻人的共同回忆:“您未成年或未通过防沉迷系统验证,每日在线3小时后打怪收益减半,在线5小时后打怪收益为0,请输入姓名及身份证号码验证。”但由于当时的实名制系统不够完善,未成年人只需要随便输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证号,就可轻松绕过系统认证。许多人因此把父母的身份证号背得滚瓜烂熟,再不济还能去网上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到一个身份证号,甚至买到马化腾本人头上。这套作用有限的系统存活了将近十年。十年间,手游的兴起让越来越多未成年人以更低的门槛进入互联网世界,而隐患同样也在滋生。随着防沉迷系统与公安系统逐步联网,以及互联网公司技术能力的提升,一种更加严厉的管控手段应运而生。腾讯是最早着手做未保工作的游戏公司之一。2017年,公司成立了一支未成年人保护团队,并将其视为一项长期可持续的业务,而不仅仅是实现几个基础功能。同年,腾讯上线了成长守护平台,支持家长绑定孩子账号,随时监督查看孩子的游戏时长。针对冒用家长身份证进行实名制认证的现象,腾讯在2018年开始测试人脸识别功能,玩家需要通过人脸校对信息,拒绝或识别失败则无法进入游戏。但人脸识别是一项高成本功能,如果每个疑似未成年人玩家都要使用一次,背后的花费可想而知。“我们在未保上的费用申请,几乎从来没有被卡过。”涂海龙回忆,这在公司是不太常见的现象。腾讯官方公布过的一个数据是,每年仅在人脸识别和校正上的花费就过亿元。由于涉及成本高昂,许多游戏公司会先观望腾讯等头部公司的技术实施效果,再决定是否跟进。游戏公司加码措施的同时,相关政策也在逐步完善当中。国家新闻出版署多次下发规定,对未成年人充值金额及游戏时间作出限制,例如8-16岁未成年人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每月累计充值不得超过200元;且明确规定每周只能有三小时游戏时间,周五、周六、周日三天各一小时。至今,一个未成年人想玩腾讯游戏需要经过重重关卡:实名制认证只是第一步,如果使用家长账户登录,一旦超过规定的游戏时长,也会触发人脸识别功能来判断其是否是未成年人。当未成年人想要充值时,即便找了不太懂网络的老年人来代过人脸,平台也会给出相应的语音提示,防止误充。但再先进的系统也总有漏网之鱼。涂海龙和他的团队不仅要面临心思活络的未成年人,更大的挑战在于暗流涌动的“卖号”黑产。这些租售游戏号的中介平台致力于研究头部游戏公司的系统漏洞,每当团队打掉一个Bug,就又有新的黑产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便利。“只要有黑产冒头,我们就要把它及时封杀掉,在屏幕背后和我们拉扯的“敌人”,并不是孩子们。”涂海龙说。沉疴对这支有着丰富应战经验的未保团队来说,技术攻防战从来不是最难的部分。“什么史上最严的新规,我们都是关关难过关关过,但我们永远没办法解决孩子背后的家庭和社会关系。”腾讯成长守护平台的负责人郑中说道。作为技术负责人,涂海龙最难忘的一个场景是,在一次巡查中,团队发现一个显示为老年人的游戏用户在凌晨三点扫过了人脸。经验告诉他,这一定是小孩把自己的爷爷奶奶从睡梦中摇醒之后扫的。“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但最后反而让一个老人睡不好觉,这是最让我感到惭愧的事。”团队意识到,游戏防沉迷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猫鼠游戏,即便付出再高的成本来建设人脸识别系统,都抵不过愿意不厌其烦地为孩子过人脸的家长。涂海龙对此深有感触。他出身在福建农村的一个大家庭,村里有不少爷爷奶奶看管的留守儿童,为了玩手机甚至不愿意去上学,只有拿到手机时才会听话。每当这时,爷爷奶奶都会主动满足孙辈。甚至在做这些事的时候,爷爷奶奶会觉得自己被孙子需要,感到开心。在欠发达地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缺乏尤其明显。从2018年开始,腾讯成长守护团队密集地对乡村进行调研,甚至采取最传统的大字报刷墙来向家长宣传防沉迷的重要性。一位40岁的母亲让团队印象很深,她对腾讯提供的家长管控工具很感兴趣,却始终登录不了,最后发现是是手机没有联网,因为害怕被多扣费,只要在非Wi-Fi的地方,她就会主动把蜂窝网络关掉——这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即便想管孩子,但孩子对互联网和手机的熟悉度远高于家长,家长也常常无能为力。而在对孩子更有管教意识的一些城市家庭,情况可能恰恰相反。家长对孩子的过度管控,反而会激起后者的反抗意识,最终变成两败俱伤。2020年起,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发起第一届用户评议会,邀请家长、孩子代表共同讨论游戏管控。一位名叫吴宇鹏的大学生也带着妈妈来参加。过去,吴宇鹏也曾沉迷游戏,和妈妈为此有过不少剑拔弩张的时刻。但在彼此充分的沟通之后,妈妈也从强硬的命令,变成了等他打完手上的一把游戏再叫他吃饭。现在,吴宇鹏已经是一名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对互联网公司而言,培养不同家长的互联网使用能力,甚至教会家长如何与孩子相处,显然是一道超纲题。在评议会之外,腾讯的另一种尝试手段是在成长守护平台上线「家长课堂」,其中包含大量如何与孩子沟通、共同成长的内容。对于互联网认知不足的家长,腾讯成长守护平台还提供了很多低门槛的管理工具,例如通过绑定孩子账号来查看游戏时间,同时提供““一键禁玩”、“一键禁止支付”等功能。如果需要进一步解释,还有家长服务助手可以提供1V1指引的人工柜台,由真人为家长提供每个步骤的视频指导。腾讯成长守护平台过去有一句口号:“每一种沉迷的背后,都是一份爱的缺失。”郑中表示,希望通过这类课程指导,再加上完善的家长管理工具,呼唤家长共同加入到这场守护行动中来,最终达到平台、家长与社会的共识。另一种成长当技术手段已经能把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降到足够低,作为平台,腾讯还能做什么?这个问题激发了2018年的一场乡村调研行动。针对欠发达地区,腾讯未保团队走访了5个省、20余个地区,访谈了100多位老师,300多名学生。走访中,团队发现孩子们的聪明和活力远超想象,但受限于资源限制,他们对外面世界的理解只有游戏和短视频。“我们问了很多学生一个问题,你们长大以后最想干什么?所有人都回答说,想当网红明星,甚至一个说当科学家和医生都没有。”郑中说,这样的结果让团队感到难过。「智体双百」计划就这样诞生了。2021年9月,腾讯成长守护团队联合腾讯游戏、腾讯基金会启动「智体双百」计划,为城乡青少年提供 「未来教室」和 「未来运动场」。「智」和「体」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两个永恒不变的主题,腾讯希望通过软硬件的支持,在游戏外充实青少年的数字化生活,锻炼强健体魄。“许多孩子之所以沉迷手机,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见识过更大的世界。只要有趣地引导,孩子们会意识到,完成一个科技创作、进行一场体育比赛,也很有意思。”腾讯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负责人郑磊说。在未来教室中,腾讯为老师和学生提供3D打印、编程等科创课程。考虑到许多低资源地区的科学老师都是由美术老师、体育老师来担任,腾讯准备好了一切低门槛教学材料,让任意一个零基础的人都可轻松上手。而在未来体育场,学生除了能进行常规运动之外,还能通过技术赋能进行运动数据检测,甚至实现跨地区线上运动活动与赛事的举办。在「智体双百」计划中,团队见到了太多令人感动的时刻。曾经考试排名倒数第一的孩子找到了发明的兴趣,最终拿到了科创比赛的一等奖;偏远牧区的放羊娃制作出了「羊脸识别」,帮姥爷解决了数羊丢羊的问题,甚至参与制作的学生之一,正是曾经被腾讯防沉迷系统踢出游戏的小孩。截至2024年4月,“智体双百”计划已累计落地共95个未来教室和未来运动场,覆盖全国22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累积开课超11万节,超476万人次师生参与。同时,未来运动场和未来教室在全国各地举办区域性赛事活动,累计69.2万人次参与。对腾讯而言,「智体双百」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公益项目,而是要背KPI的业务团队,团队需要对教室的使用率,课程的受欢迎的程度及原因,老师的学生的反馈意见数等等长期指标负责。从2017年开始的无差别严打,到2019年严打中开始重视陪伴,再到2021年开启的「智体双百」,腾讯未保团队也在与未成年人共同成长:在技术之外,做更多陪伴和引导的工作。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常常有大量的留言。最开始留言都是掺杂着人身攻击的骂声,在负责后台管理的「小叶子姐姐」一次又一次的耐心解答和陪伴之下,平台慢慢变成了家长和孩子抒发日常情绪的地方,「小叶子姐姐」也成为了孩子们的朋友。一个小男孩让小叶子姐姐印象很深。他过去在后台吐槽腾讯管得太严,后来却开始在这里倾诉秘密:爸爸对家庭不负责,妈妈和外婆成为家中的顶梁柱,他希望自己可以快点长大,有工作养家,可以守护妈妈和外婆。他喜欢游戏,把游戏当做自己的发泄方式。在和成长守护互动的几年里,他开始理解大人和平台,把游戏当成鼓励自己上进的一种方式。他最喜欢用的《王者荣耀》英雄是梅西皮肤的裴擒虎,裴擒虎有一句台词:“这片绿茵从不缺乏天才,努力才是最终入场券”。现在,“努力是入场券”这句话变成了他的座右铭。小男孩像是所有腾讯未保人的投射。如果时间往回拨二十年,团队中的所有同事也曾经因为各种各样的叛逆和父母站在敌对战线。尤其是在每当被未成年人质疑时,几乎所有人脑子里都闪过这样的念头:“我做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在扼杀孩子的快乐?”但在见证过无数个孩子从不理解到理解的成长故事后,涂海龙和同事们更加明白了这件事的意义。“被骂就被骂吧,能用不同的方式陪他们成长,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