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吴房村。穷村受访者供图

记者 方卓然

在上海市奉贤区,从逆村何村民曾经的袭网吴房村毫不起眼,灰暗、红示低矮的范村翻番农房,破损不便的上海实现收入村道,污染发臭的吴房河浜,树老、穷村地老、从逆村何村民人老“三老”问题严重……

而如今吴房村村貌焕然一新,袭网村民收入翻番,红示吴房村也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范村翻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国家级荣誉,上海实现收入这里也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吴房典范和样本、游人纷至沓来的穷村网红村庄。

2017年,秦瑛正式当选吴房村党总支书记。她上任后就和班子签下军令状,要建设好吴房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当时的吴房村是纯农地区,唯一拿得出手的,似乎只有479户空置率极高的宅基地,和1447亩农用地。她决定就在这些“土疙瘩”上做文章。2018年,吴房村入围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乘着这股强劲东风,秦瑛带领班子探索宅基地、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统一经营、按股分红。

一开始,村民对此不理解。会计出身的秦瑛上来先算经济账:土地流转后,村民每年能获得租金收益;集体建设用地运营产生的效益,还能给村民分红;村里还会实行“守护家园”行动,引导入驻企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租金、股金、薪金“三金”多层次增收——把这笔账算清楚摆在村民面前时,大家的态度终于有所转变。

百年旧村要变桃源,每户每家宅前屋后的设计图纸都需给村民把关,为此,秦瑛的办公室里每天都围满了人。在老百姓“眼皮底下”施工,难度可想而知。吴老爹提出:“我家土灶头要保留,帮我加固一下?”王奶奶来问:“门口河道不要冲着我家,风水不好……”如此种种,秦瑛逐字逐句记录在册,在设计稿上对照再三进行标注

村干部小吴告诉她:“书记,每天7点,门口就开始排队要提建议了。”秦瑛便把上班时间临时更改成早7点至晚8点,班子成员轮岗值守,她甚至干脆将家搬到了办公室。

曾经的村居危房被改建成了粉墙黛瓦的江南庭院,浑浊零乱的小河浜梳理后清澈见底。“书记,这还是我家吗?”老李惊喜道,“在这住了大半辈子,做梦也想不到家乡会眨眼间变世外桃源!”与老李一起享受到第一批“改造红利”的共有75户村民。 

两年后,一个崭新的吴房村展现在村民面前。有人说,吴房村是一个“网红村”打卡点,但对秦瑛来说,如何与村民建立稳定、持续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通过乡村振兴鼓起“钱袋子”,这才是长久之计。

秦瑛走访村民。受访者供图

示范村建成后,吴房村又入驻了一批农创文旅、亲子研学、智能制造、医疗康养等领域的企业,推出了桃林走地鸡、东东奶茶、喵喵奶盖、黄桃甜品等“网红”产品。工作日,村内安静惬意,年轻人在蛙鸣蝉叫声中敲击键盘、谈天论地。每逢周末,涌入的游客们又将村里的主旋律变成垂钓、团建、派对、摄影。

150多家企业为村里带来154个“新村民”。2021年,企业帮助吴房村实现纳税1.23亿元,也让村民们获得了效益分红。当年,吴房村村级可支配收入达到1103万元,较上年度增长116%。

有人说这里成了“网红村”,但秦瑛依旧觉得不够:“我就是要让全村百姓过上富裕、文明、和谐、稳定的幸福新生活。”

凭借经验,秦瑛又探索出“三治融合”治理模式:

以自治为基——带领村民们共同制定村规民约,组建“行走的篱笆”护村队伍、宅基“老娘舅”团队、“村民小法庭”等新型组织,形成群防群治力量。

以法治为本——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村民监督作用,坚决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建立镇、村、律师事务所三级联动,提供法律指导咨询等服务。

以德治为先——搭建道德讲堂,开展和美宅基创建、齐贤修身等活动,发动村民积极挖掘吴房“旌义文化”,组织编制《但说吴房》一书,举办乡村振兴研讨会、美人鱼钓鱼比赛、黄桃文化节等文化活动。

在吴房村扎根十多年,秦瑛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村里小辈们也总以“嬢嬢”来称呼她。一些村民说,只要有“嬢嬢”在,吴房村的风景将愈加美好。

“我是幸运的,能够参与见证吴房村的‘蝶变’之路;吴房村的百姓也是幸运的,享受到乡村振兴改革发展红利。我热爱吴房的每一寸土地,未来期待与大家见证下一个奇迹。”秦瑛说道。